到了商店外麵,他反而不緊張了。他站在大街上往商店裏看了至少10分鍾。突然,他感到一點內疚,最後他沒有勇氣再去做偷盜的事。他又開始往家走,腦子裏一片混亂。
到家後,他告訴媽媽今天發生的事情,甚至連他被放了以後還想回去再偷那把鐵錘的想法也告訴了媽媽。
“我不願意看到你偷東西,”母親說,“這有l角錢,你回去拿回那把錘子。”
“不,”奧爾·康迪伊說,“我不會拿你的錢買不是我的確需要的東西。我隻是想應該有把錘子,這樣我可以做我覺得喜歡的東西。我有很多釘子,一些黃楊木,但沒有鐵錘。”
第二天,媽媽早上5點起床的時候,奧爾不在家。母親回家時已經是晚上9點。她看見兒子用錘子把兩塊黃楊木釘到一起在做板凳。他已經澆了菜園子,整理了院子,家裏院子裏都很幹淨。兒子看上去很認真也很忙。
“你在哪兒弄的錘子,奧爾?”
“在商店。”
“怎樣弄到的,偷的?”
奧爾·康迪伊做好了板凳,他坐在板凳上。“不是,”他回答說,“我沒偷,我在商店工作換來的。”。
“就是昨天你偷東西的那個店?”
“是的。”
“太好了,”媽媽說。“為了這把小錘子你工作了多長時間?”
“一整天。”奧爾說。“我工作了一小時後,克萊墨先生就給了我這把錘子,但是我還想繼續幹。昨天抓我的那個家夥教我怎樣幹,工作結束時他把我帶到克萊墨先生的辦公室,告訴克萊墨先生我幹活很努力,起碼應該得到1塊錢。所以,克萊墨先生就給了我1塊銀元,並告訴我說,商店裏每天都需要像我這樣的男孩,工錢每天1元,克萊墨先生說我可以得到這份工作。”
“太好了,你可以為自己掙點錢了。”媽媽異常興奮地說。
“但我沒要克萊墨先生的錢,”奧爾·康迪伊說,“我告訴他們倆,我不想要這份工作。”
“你為什麼這樣,每天1塊錢對一個11歲的孩子來說是一大筆錢?!”
“因為我隻想得到這把錘子做我喜歡的東西。”
“我隻看了他們一眼,拿起錘子,走出店門,回到家我便做了這個板凳。”
奧爾·康迪伊坐在他白己做成的板凳上,呼吸著芹菜園裏的芳香,望著星空,再也沒有了昨天的恥辱。
有經驗的間諜
◎文/佚名
有時,為了獲得真正的自由,必須暫時盡力約束自己。
在某國的特種部隊,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當一個有經驗的間諜被敵軍捉住以後,他立刻會裝聾作啞。任憑對方用怎樣的方法誘問他,他都決不為威脅、誘騙的話語所動。等到最後,審問的人也許故意和氣地對他說:“好吧,看起來我從你這裏問不出任何東西,你可以走了。”
你以為這個有經驗的間諜是怎樣做的?他會立刻帶著微笑,轉身走開嗎?不會的!沒有經驗的間諜才會那樣做。要是他真是這樣做,他的自製力是不夠的,這樣的人談不上有經驗。有經驗的間諜會依舊像毫無知覺似地呆立著不動,仿佛他對於那個審問者的命令,完全不曾聽懂似的,這樣他就勝利了。
審問者原是想以釋放他、在他自由的地方,來觀察他的聾啞是否是真實的。一個人在獲得自由的時候,常常會製止不住心靈上的動靜的。但那個間諜聽了依然毫無動靜,仿佛審問還在進行,那不得不使審問者也相信他確是個殘廢者了,隻好說:“這個人如果不是聾啞的殘廢者,那一定是個瘋子了!放他出去吧!”就這樣,有經驗的間諜的生命,以他特有的自製力,保存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