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宣帝劉詢能夠最終登上大位,丙吉的功勞最大。
丙吉從小就學習法律條令,曾經擔任過魯國的獄吏,因為工作出色,被提拔到朝廷任廷尉右監。但是不久,丙吉就因為朝中錯綜複雜的關係受到牽連,被罷免官職並貶出京城,到外地擔任州從事。
但是過了幾年,丙吉接到回長安任職的調令,盡管心裏充滿疑惑,但他還是趕緊收拾好行囊回到京城。原來,這一年長安城內發生了“巫蠱之禍”,太子劉據因為受到奸臣陷害,被漢武帝懷疑,於是他決定先下手反叛,最後兵敗自殺,他的母親衛子夫也隨之上吊自殺。盛怒之下,漢武帝把太子全家抄斬,幾萬臣民受到株連。因為涉案人員極多,再加上許多在京城的官員本身牽連其中,所以朝廷從地方抽調了很多辦案人員,丙吉就是其中之一。
說是“審理案件”,其實就是貫徹皇帝的旨意,懲罰犯人。具體到丙吉,他的任務就是看守長安的監獄。一天,丙吉在巡視天牢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剛滿月的嬰兒,他就是受到“巫蠱之禍”牽連而被關入大牢的皇曾孫劉病已。因為孩子所有的親人都遇害身亡,而孩子尚在繈褓之中,大家不知道如何處置,就把他扔在大牢中等待漢武帝最後的決定。
丙吉發現這個孩子的時候,他已經奄奄一息。善良的丙吉知道太子劉據沒有使用巫蠱之術,不過是被小人陷害,被逼造反,對劉據心懷同情,又憐憫這個嗷嗷待哺的皇曾孫,於是就給孩子換了一間通風、幹燥的牢房,選了兩個在哺乳期的女囚胡組和郭征卿哺育皇曾孫,使小皇孫活了下來。
接下來的幾個月裏,一拿到俸祿,丙吉就先換來米和肉供給牢房中的皇曾孫。他每天都會去看望孩子,更不準任何人驚擾孩子。但是監獄中的條件畢竟很惡劣,在這裏生活的皇曾孫經常得病,有好幾次都差點病重身亡,丙吉每次都及時命令獄醫診治,按時給孩子服藥,數次使孩子轉危為安。兩位奶媽也把孩子視為自己的孩子,精心照料。就這樣,這個身世可憐的嬰兒竟然在監獄中成長起來。
一直到五歲,皇曾孫都沒有離開過監獄。但是丙吉覺得孩子如果隻能生活在監獄裏實在太可憐了,於是希望那些高官貴族能收養這個孩子。可是一聽說孩子的身世,那些人都退縮了,丙吉隻好在各方麵對皇曾孫多加照顧,讓其少受點苦。
後來漢武帝生病,一些觀氣的術士說監獄裏有帝王之氣,於是漢武帝派人來殺掉監獄裏所有的人。又是丙吉挺身而出,冒死保住了孩子的性命。後來漢武帝並沒有怪罪丙吉,病好後還大赦天下。丙吉看著蹦蹦跳跳的孩子,眼裏一下子噙滿了淚水:這個孩子終於可以走出監獄,去過正常人的生活了。
丙吉主管的監獄一下子冷清了,孩子的奶媽都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丙吉也忙著給孩子尋找一個去處。最終他決定把劉病已送到父親劉進的舅舅史家,他們家住在長安近郊,當時史家還有劉病已的舅曾祖母貞君和舅祖父史恭。史恭和史老太太見到這個孩子都驚喜異常,毫不猶豫地接過了撫養他的任務。史老太太對劉病已更是疼愛有加,經常親自照料孩子的生活起居。五歲的劉病已對監獄生活沒有清楚的記憶,在舒適的環境中,他很快忘了以前在監獄中的生活,而史家為了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也對長安的監獄諱莫如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