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伏波將軍馬援(1 / 2)

馬援年輕時有大誌,自幼與兄長馬況生活。與馬援年紀相仿的朱勃十二歲就能背誦《詩經》和《尚書》,經常拜訪馬況。剛開始讀書的馬援見朱勃言談舉止溫文爾雅,自愧不如。馬況察覺到馬援的心思,對他說:“朱勃早慧,但非遠到之器,聰明才智到這也就差不多盡了。你是大器晚成,將來成就一定在他之上。”朱勃未滿二十歲就被征為代理縣令,而等到馬援拜將封侯的時候,朱勃還隻是一個縣令。

因為家境貧困,馬援辭別兄長,想要去邊郡一帶種田放牧。馬況說:“你是大器晚成的人,能工巧匠不會輕易把還沒雕琢好的玉石出示別人。你暫且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於是馬援來到北地種田放牧,他常對賓客說:“大丈夫在窮困的時候,誌氣應當更加堅定;年老的時候,意氣應當更加雄壯。”經過悉心經營,馬援很快就擁有數千頭牲畜和幾萬斛糧食。馬援感歎說:“財富增長,貴在能夠施舍給有需要的人,否則就成守財奴了。”於是將家產全部分給親友,自己則過著節儉的生活。

王莽新政後,天下大亂。隗囂割據天水,自稱西州上將軍。三輔地區的許多士大夫為了躲避戰亂,都歸附他,隗囂熱忱相待,彼此以朋友之禮相交,所以勢力頗為強大。馬援聽說隗囂禮賢下士,於是前往投奔。隗囂對馬援非常器重,封他為綏德將軍,讓他參與籌劃大事。

公孫述在蜀中稱帝後,隗囂為了決定去向,派馬援去蜀中打探情況。馬援和公孫述是同鄉,自小便十分要好。馬援本以為老朋友見麵,公孫述會像往常一樣與他握手言歡,暢敘別情。沒料到,公孫述擺起皇帝的排場,還要對馬援拜將封侯,但都被馬援婉言拒絕了。後來,馬援又去洛陽麵見劉秀,劉秀的平易大度讓馬援敬佩不已。回到天水後,馬援建議隗囂歸附劉秀,於是隗囂送長子到洛陽做人質,表示歸附之意,馬援也一同來到洛陽。可不久之後,隗囂聽從部將的建議,割據隴西稱帝。馬援聽說後,多次致信規勸,隗囂不但不聽,反而惱怒馬援背叛他。

公元32年,劉秀親自率軍討伐隗囂。許多將領認為勝負難卜,皇帝不宜深入險境。劉秀猶豫不決,於是召來馬援,征詢馬援的意見。馬援說:“隗囂內部已經有分崩離析之勢,如果這時候率軍進攻,必定能大獲全勝。”然後馬援讓人取來一些米,在劉秀麵前用米堆成山穀地形,指點雙方形勢,標示各路部隊進退的道路,曲折深隱畢現。馬援反複為劉秀分析,戰局十分清晰,劉秀高興地說:“敵人的情況都在我的眼裏了!”於是劉秀決意進軍,很快就迫降隗囂十萬餘眾。

公元35年,劉秀任命馬援為隴西郡守。從王莽末年開始,塞外羌族不斷侵擾邊境,官府製止不了。馬援上任後,立即整頓兵馬,率三千步騎出擊羌人,迫使八千多羌人投降。此戰中,馬援身先士卒,小腿被流矢貫穿。劉秀得知後,立即派人前往慰問,賜給他牛羊數千頭。馬援像往常一樣,把這些都分給了部下。兩年之後,羌人再次興兵來犯。馬援率四千人前往征剿,大敗羌人,受降一萬多人。從此,隴右一帶太平無事。

馬援在隴西太守任上一共六年,對待部下寬大仁厚,所以部下都願為其效力。在處理政務方麵,馬援注重分工明確,自己則總攬大局,手下官吏向他彙報公事,他會說:“這是某某官員的分內之事,不用來麻煩我。可憐可憐我這個老頭子,讓我盡情遊玩吧!至於太守的分內之事,是治理那些欺負百姓的豪強或者貪贓枉法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