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三十一章 秋後事更忙(1 / 3)

這兩天收拾東西準備回家,什麼都是忙忙亂亂的,同學和朋友也都請客聚會,昨晚是有點兒酒勁上來的迷糊了,更新更錯了,今天起床(請大家無視我的起床時間吧……)才發現書評,趕緊上來改回來,實在對不起大家,不過今天白天要去買車票和辦事,今天的更新還是放在晚上,再次鞠躬致歉~

=======》《=====

分割線。

=====》《=======

方氏和祝大姐還沒走出幾步,後麵就有人追出來喊道:“大姑,二嬸兒,先別走,我爹暈過去了……”

祝大姐再怎麼嫌棄祝老大不爭氣,但是那畢竟是自己的親哥,聽到這話哪裏還顧得生氣不生氣,拔腿就往回跑,進屋就見郎中正半跪在地上掐祝老大的人中,急得聲音都變了調地說:“這是咋了啊?剛才不還好好的嗎?”

郎中顧不得說話,把祝老大掐醒又取了些不知什麼藥的給他嗅了嗅,這才扶著他起身兒給安置在炕上,歎了口氣對祝大姐道:“祝大哥不要緊,隻不過是一下子急火攻心厥過去了,有事的是祝大嫂子……”

“她咋了?出疹子還能死人不成?”祝大姐有些半信半疑地說。

“疹子雖然看著嚇人,但其實並無大礙,現在要緊的是,病人如今肝氣鬱積,已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了,如今肝脾虛弱,病情十分的危險,這種毛病到了後期,會造成病人的性情大變,神誌不清,甚至有可能昏迷不醒,非常的棘手。”

“性情大變……”祝大姐和方氏聞言麵麵相覷,李氏素來不過就是個愛打小算盤的,自己娘家條件好所有讓她有些嬌縱,但是有私心和嬌縱也並不是什麼大罪過,嘴上雖說不饒人但是也沒有當真禍害過人,對家中長輩至少也維持著表麵的孝順也恭敬,但是最近聽楊氏說她背後裏說些難聽的話,難不成竟是因為這病的緣故?

“那、那這病該如何治呢?”祝大姐見自家大哥還是神情恍惚的樣子,隻得開口問道。

“我建議你們還是帶她進城去看看,這毛病我是當真無能為力的。”郎中倒是十分的懇切,也不避諱自己的短處,連診金都推辭不要,隻說,“你們盡快帶她去城裏的大醫館吧,不然拖下去隻會越發的嚴重。”說罷就告辭了出去。

博源在一旁都已經聽得嚇傻了,這會兒見郎中都說沒辦法離開了,才哇的一聲哭出來,轉身就要往李氏那屋跑。

方氏眼明手快,一把把他摟住,任他怎麼掙紮也不鬆手,捂著他的嘴道:“博源,乖,聽嬸子的話,不能跟你娘說,說了要讓她難受的,你現在都在學裏念書了,是大孩子了,你已經懂事了知道嗎?這件事兒咱得瞞著你娘明白不?嬸子這就讓你二叔套車去給你娘請大夫,嬸子先送你去學裏好不好?等城裏的大夫來了許就好了呢!乖……”

連哄帶拉的終於把博源弄走了,祝大姐留在這兒照顧家裏,方氏去學裏跟先生說了情況,請先生今天一定要看住博源,不能讓他偷著跑回家,又叮囑了博榮和博寧多照顧點兒,這才急匆匆地回家,見祝永鑫還在屋裏坐著喝酒吃菜,上去搶過酒杯道:“還喝什麼喝,趕緊的套車去城裏,大嫂的病似乎不太好,我看她現在那樣,滿身的疹子……你還是去城裏把鄭大夫請過來吧!”

祝永鑫聽罷二話不說,套上外衣紮緊腰帶就套車走了,荷花這才騰出功夫來問到底是咋回事,聽了方氏的描述她心裏就咯噔一下,若是照這麼說,豈不是最後就要到肝昏迷什麼的情況?這毛病在現代都是沒什麼特效方法的,更何況如今是在古代,那李氏豈不是必死無疑了?

芍藥在一旁已經開始默默地祈求菩薩保佑,茉莉也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半晌才道:“這……我瞧著大娘平時都挺精神的,這、這咋一下子就說要不行了呢?”

“我也不知道是咋回事,所以才讓你爹趕緊去把鄭大夫請來。”方氏歎氣道,“你們也別出去瞎說,爺奶那邊如今還不知道這事兒呢!”

鄭大夫跟著趕來診脈之後,得出的結論於村裏郎中的大致無二,開了養肝排鬱的方子,卻也還是私下悄悄跟祝永鑫說,能熬到來年開春兒就算好了。

“可、平時瞧著都挺好的,這咋一下子……”祝永鑫都不知該說什麼才好了。

“其實早就有病根兒,隻不過是都大意了沒放在心上,如今,也就隻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鄭大夫這次是一個人來的,不放心小秀自己在家,又堅持不讓祝永鑫送,最後在路上攔了輛馬車跟著回城去了,並說好過些天再來給瞧,讓若是有什麼變化趕緊去找他。

祝永鑫送走了鄭大夫回到祝老大家之後,見他正蹲在院子裏,頭埋在兩臂之間,肩膀似乎有些抽動。

“大哥……”祝永鑫走過去叫了一聲,自己也蹲在他旁邊,長歎了一口氣,沒有再說話。

過了大半晌,祝老大忽然道:“今天你大姐說、說我不是個老爺們,管不了老婆……”

“大哥,姐她就是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她不是那個意思……”祝永鑫忙解釋道。

祝老大擺擺手,示意他別說話,自己繼續說道:“我娶她過門的時候,算得上是咱家最窮的時候了,我還記得去她家提親的時候,她特意在我的那碗飯底下給我埋著紅燒肉,事後她才說,是怕我第一次在她家吃飯不好意思動筷子,那時候起我就跟自己說,你一個沒本事沒錢的莊稼漢,能娶到這樣的媳婦是你的福氣,你得對她好。其實你大嫂的那些毛病我都知道,她愛算計,喜歡顯擺,偷懶,喜歡說三道四什麼的,但是怎麼孝敬爹娘她都是聽我的,有吃的穿得都先緊著我和孩子,後來她娘家條件好起來了,她自己才開始捯飭……你大嫂她就是嘴不好,其實沒有啥壞心……”他抹了把眼淚說不下去了。

祝永鑫看大哥這樣心裏難受,也有些哽咽地道:“大哥,我知道,我們都知道……”

雖然大家裏外都瞞著,但是博源畢竟還是年紀小,李氏瞧著家裏不對勁兒,多問了幾句便問出了實情,頓時覺得天塌地陷,人一下子就萎頓了下去。

鄭大夫來複診的時候見此狀況,搖搖頭歎氣道:“若是一直這樣萎靡下去,怕是過不去這個年了。”

家裏這邊如此的愁雲慘淡,自然也瞞不過老人那邊,楊氏和老祝頭也很快就知道了消息,楊氏幹脆就搬過去幫著照顧李氏。

王寡婦私下同方氏感慨道:“你婆婆那個人,雖說以前偏疼老三,但是人心都是肉長的,五根指頭還不一樣長短呢,做爹娘的有個偏疼偏倚的也是正常,但是遇到大事兒的時候,你這婆婆當真是做得讓人挑不出不是來,如果現在我躺倒在炕上了,我婆婆若是知道沒得救了,都恨不能掐死我,反正早晚也是個死。”

“你這話說的的確是在理,我家婆婆在大事上還是能拿得正主意的,隻是如今可憐家裏那兩個孩子,還有大哥,唉……”方氏歎了口氣道。

“說起你大哥家的兩個孩子,這兩天好像沒瞧見博凱。”王寡婦問道,“我去瞧過幾回,都沒見他人。”

“我也不知道,許是去城裏學做生意去了吧?我也沒細問過,如今一忙起來更是顧不得,左右大哥他們知道就得了。”方氏並把這件事往心裏去。

眼瞧著進了八月馬上就要中秋了,楊氏把方氏叫到跟前兒道:“馬上要過節了,我也知道現在家裏都沒心情,可這指不定就是你大嫂最後一個中秋了,我尋思著,把她娘家爹媽也都請過來,一起過個團圓節,現在她在炕上躺著,老四家的肚子快六個月了,隻能讓你來忙和這事兒了。”

“娘,你放心吧,我肯定都置辦好。”方氏一口應了下來。

雖說如今水車已經裝好了,但是祝家的農活依舊是特別的多,老大如今沒什麼心思幹活,整天在家照顧李氏,祝永鑫和老四就商議著把他地裏的活計挑起來,而當初老三走的時候丟下的地也還是要繼續拾掇的,一時間把他倆累得都幾乎起不來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