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家考門夫人曾經寫過一篇小文章,題目是《隨身帶油的老人))o故事講的是有一位老人,無論走到什麼地方,身邊總帶著一小瓶油。如果他走過一扇門,門上發出嘎嘎的響聲,他就倒些油在門軸上。如果他遇到一扇難開的門,他就塗些油在門閂上。他瓶子裏的油空了再裝,裝了再空。他一生就是做這加油的工作,為人們提供著便利。
有時,我推開一扇吱呀作響的門,就會無端想起那個隨身帶油的老人。我想,此刻,那位偉大的老人在哪裏呢?他是不是依然在遠方耐心地對付著一扇扇難開的門?如果他長眠,他身上的那瓶油可不要失傳啊!可是,我為什麼就不可以接過那瓶油呢?那裝油的瓶子隨處可見,那裝在瓶子裏的油隨處可覓,為什麼我總指望著讓那個老人趕來對付我所遇到的門軸不靈便的門?難道我自己就沒有能力對付它嗎?再走運的人,也難免遇到難以打開的形形色色的門——學業的門,事業的門,榮譽的門,財富的門,成功的門,友情的門,愛情的門,婚姻的門……在我們漫漫的人生長途中,不可能總是“山頂千門次第開”的喜人景象。門軸鏽住了,鏽死了。任憑我們怎樣用力地推,它都巋然不動。我們絕望得想要放棄了。這時候,我們有沒有想到,隻需數滴油,那乖戾的門軸即可被馴服?“戶樞”這個關鍵部位倏然獲得的潤滑,力抵千鈞。門扉轉動的一刻,江山靈動,日月生輝。那油是什麼?是濃縮的智,是提純的愛,是用凡俗的生命榨取的神聖信仰,是采擷一萬朵思維之花的花粉後精心釀就的那一份赤誠。
僅僅開啟了自我的門扉是不夠的。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人都將不期然地遭遇到緊閉的門。誰都想擁有幸福,誰都想約會成功。我知道美國有個叫萊斯·布朗的男孩,他不但口吃,而且還是一個被認定為“尚可接受教育的智障兒童”。但是,他在中學時期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他的老師。老師告訴他說:“你不要聽別人說你怎樣你就以為自己真的怎樣。”這簡單的一句話就如同滴在鏽死的門軸上的數滴無比神奇的油,布朗心中那扇叫做“自信”的門被轟然打開,他從此開始立誌做一個演說家。上帝似乎也驚喜地看到了人間的這一幕,他居然殷勤地趕來,幫布朗實現了他心中那個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在我的眼中,布朗的老師也是一個隨身帶油的人啊。
——隨身帶油的人有一雙天使的翅膀,左翅的名字叫“自助”,右翅的名字叫“助人”。
讓我們也隨身帶上一瓶智慧油、幸福油、快樂油、溫柔油、關切油吧……不要聽憑自己或他人在一扇門前浩歎悲吟,請慷慨地將隨身攜帶的油送過去,讓門在一聲歡呼中洞開,讓我們共同看清門裏的迷人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