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踏雪無痕(上)(1 / 2)

是夜,徐莊。

阿雄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於入眠;便起身找了空大師聊天。

阿雄道:“阿狗的輕功如此之高,真不知是怎樣練成的?”

了空大師道:“這種輕功,老納沒有猜錯的話,你以前幾乎每天都在練。”

阿雄吃了一驚,自己練輕功時的一幕又一幕不由浮現在眼前:

阿雄跟無名大師學武的第一天,就被帶到一塊草地上。

那塊草地上放著二十個大水缸,缸中注滿水。

阿雄每天都要在缸沿上走三次,早晨一次,下午一次,晚上一次,每次至少兩個時辰;他記得自己第一次站在缸沿上麵時,剛站上去就率了下來,不知被率了多少次,才在缸沿上站穩。

站穩後,就開始行走;熟練後無名大師便在他腿上綁鉛塊,在他的背上負鐵砂,第一次的鉛塊、鐵砂隻有半斤。以後每隔半月便加半斤,一直加致十五斤。之後,無名大師每隔半月將缸中之水取出一大瓢。

當缸中之水取盡後,無名大師又讓阿雄走笆鬥,這個笆鬥本來是農民用來曬黃豆的。然而無名大師的笆鬥卻是用來盛鐵塊,一共有一百斤。阿雄便每天在笆鬥邊上走。無名大師每半月即將鐵砂取去五斤,而將背上鉛塊增加二兩。

當笆鬥鐵塊取盡後,阿雄被帶到一塊特殊的路上。這是一條長三十丈,寬三尺,厚一尺的用沙鋪成的路。沙的上麵鋪著十張桑皮紙。阿雄每天在上麵走,開始時留下了很多腳印,無名大師每隔十日將沙路翻一次。翻了三十次後,桑皮紙上已經很難看見腳印。

此後,每隔一個月取去一張桑皮紙,直至取下最後一張。阿雄取下腿上的鉛塊,背上的鐵砂。行在沙上,沙不揚,沒有任何蛛絲馬跡,終於大功告成。

阿雄練輕功整整練了將近十年。從此,阿雄身輕如燕,任意穿行而不留痕跡。

阿雄將自己練輕功的過程簡略說了,便問了空大師道:“我與阿狗的練法一樣,為何差距這麼大?”

了空大師道:“其實阿狗練的輕功就是我們少林寺的輕功踏雪無痕,後來留傳到武林,被不少人加於改進,而改進的關鍵在於內功心法。少林寺的內功心法,以雄厚內力見長,輕功心法卻稀鬆平常,所以踏雪無痕幾經改進之後,少林寺並不是練得最好的,不過齊身一流行列還是綽綽有餘。你的輕功一時三刻還比不上阿狗,你一來缺少實戰經驗,二來心態還不夠沉穩。歸根結底還是經驗太少,經曆少,見識就少,見識少,一到關鍵時刻就會茫然失措。”

了空大師接著又道:“阿狗也好,冷峰也好,他們都身經百戰,麵對過各種各樣的局麵。已經練成了一種感覺,甚至說已有了一種本能的反應。你現在最缺少的就是曆練。再過五個月,你就要代師華山論劍,這段時間最關鍵的不是如何將孫子劍法連貫起來,而是如何增加你的江湖閱曆。而這恰恰是別人所不能教你的,唯有靠你自己。”

阿雄正想請教,接下來的五個月自己如何增加江湖閱曆,卻聽了空大師問道:“你可知,為什麼劍神先生說龍泉劍是一把誠信高潔之劍?”阿雄心想定是了空大師怕剛才的話太過嚴肅,所以故意轉變話題,不禁對他心存感激。自己並不知道龍泉劍的來曆,便搖了搖頭。

了空大師見其搖頭,便解釋道:“龍泉劍原名叫七星龍淵,乃歐冶子和幹將師徒兩人聯手所鑄。鑄此劍共需七個汲水池,七池按北鬥七星環列而成,是名‘七星’;此劍鑄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上高山據高臨下俯視深淵,飄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龍盤臥,是名‘龍淵’,故稱‘七星龍淵’。至唐代因避高祖李淵名諱,便把‘淵’字改成‘泉’字。再過幾百年,世人慢慢把‘七星’省略了,稱此劍為龍泉劍。此後,這一叫法留傳而今。

此劍陰差陽錯,落入伍家手中,成為伍家的傳家之寶。相傳,有一次伍子胥為人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國兵馬追趕,荒不擇路,逃到長江之濱,隻見浩蕩江水,波濤萬頃。前有大水,後有追兵,正在焦急萬分之際,伍子胥發現上遊有一條小船急速駛來,船上漁翁連聲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後,小船迅速隱入蘆花蕩中,岸上追兵悻悻而去,漁翁將伍子胥載到岸邊,伍子胥千恩萬謝,問漁翁姓名,漁翁笑言自己浪跡波濤,要姓名何用,自稱為‘漁丈人’,伍子胥拜謝辭行,走了幾步,心有顧慮轉身折回,從腰間解下祖傳寶劍‘七星龍淵’,欲將此價值連城的寶劍贈給漁丈人以致謝,並囑托漁丈人千萬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蹤,漁丈人接過七星龍淵寶劍,仰天長歎,對伍子胥說,搭救你隻因你是國家忠良,並不圖報;而今,你仍然疑我貪利少信,我隻好以此劍示高潔。說完,橫劍自刎。伍子胥後悔莫及,並由此認為自己沒資格擁有此劍,從此不再佩七星龍淵劍,從自之後,此劍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