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五彩的水(1)(3 / 3)

天上掉下“林妹妹”

你可能會問:促使微生物生兒育女的礦物質是什麼?它們來自哪裏?是啊,玫瑰湖四周被沙丘和岩石包圍著,沒有水源與外界相通,這些礦物質難道是天上掉下來的嗎?

據考察,數千年前,與塞內加爾相隔數千千米的乍得曾經存在過一個大湖,它的麵積與北美洲五大湖之一的伊利湖差不多。後來,由於氣候惡化,這個大湖不斷幹涸萎縮,最後湖水全部消失殆盡,湖床裸露後變成了波德拉凹地,上麵沉積著一層厚厚的矽藻遺骸,在烈日暴曬下,這些矽藻遺骸變成了富含礦物質的矽沙粒。

每年12月到次年1月,沙漠地區迎來了可怕的旱季,此時撒哈拉大沙漠中刮起熱風,卷起波德拉凹地上的矽沙粒形成沙暴。這些矽沙粒隨風暴一起,以每小時近50千米的速度,越過提貝斯提山脈和恩內迪山脈形成的沙漠走廊,撒落在塞內加爾的佛得角,玫瑰湖也迎來了這些遠方的客人。

天上掉下“林妹妹”,使得湖中的微生物們“春心”萌動,從而引發了一場繁殖的高潮,催開了大西洋畔的粉紅“玫瑰”。

不過,矽沙粒為什麼能催發微生物們繁殖,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墨水般的湖泊

像墨水一樣的湖泊,你見過嗎?

如果沒有,咱們就一起去加勒比海的特立尼達島走一圈吧,在那裏,你就可以看到一個像墨水般的黑色湖泊。

一個墨黑的湖泊

到了特立尼達島,走上一段路,隻見在周圍樹林的環抱中,一個黑色的湖泊出現在眼前:湖水漆黑一片,太陽光照射在湖麵上,湖盆閃閃發亮——整體來看,這個黑色湖泊就像一個巨大的硯台,裏麵盛滿了剛剛磨好的墨汁。

這個神奇的湖泊叫彼奇湖,它占地約44萬平方米。湖裏麵的水並不是真正的墨汁,而是一種天然瀝青,所以,人們又把這個湖泊叫做瀝青湖。大家對瀝青熟悉吧?瀝青是一種主要由碳和氫組成的化合物,它的顏色烏黑,天然瀝青作為一種礦物,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它最大的用途是鋪在公路或建築屋頂上,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好的建築材料。

雨停後,太陽出來,彼奇湖在火辣辣的陽光照射下,湖麵上的雨水很快蒸發掉,於是黝黑發亮的瀝青便露出了“廬山真麵目”。瀝青又黑又黏稠,如果用一根小木棍攪動,你會發現它像麵皮一樣粘在木棍上,攪動起來十分費力。不下雨的時候,湖麵上幾乎看不到一滴水,這時的湖麵也變得平坦而幹硬,人們不僅可以在上麵行走,還可以騎自行車哩。不過,你騎車時可不要得意忘形哦,因為湖中央有一塊很軟很軟的地方,稀軟黝黑的瀝青正源源不斷地從那裏冒出來,如果不小心栽進那裏麵,恐怕就很難爬出來了。

由於瀝青不斷從中部向周邊滲流,所以這個湖時刻都在移動。人們站在湖邊觀望,有時會聽到瀝青幹裂時發出的撲通聲,以及和氣體受力外逸時的氣泡撲撲聲。

瀝青來自何方

彼奇湖最大的神奇之處,就是湖裏的瀝青“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那裏的瀝青實在是太多了,自1860年以來,人們已經不停息地在這裏開采了100多年,被運走的瀝青約達9000萬噸,但彼奇湖的湖麵並未下降:一批瀝青被開采運走後,湖裏很快又會湧出新的瀝青填補上空缺。

彼奇湖裏到底有多少瀝青呢?地質專家曾經來這裏考察,他們用鑽探機向下鑽探,結果打到90多米深處,發現那裏的岩心仍然是瀝青,而且不知道下麵的瀝青層還有多深。專家們通過計算後得出一個大概的結論:如果按每天開采100噸瀝青計算,湖中的瀝青即使再開采200年也不會被開采盡。所以說,彼奇湖算得上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瀝青湖。

那麼,這麼多的瀝青是從哪裏來的呢?先來看看天然瀝青是如何生成的吧。我們都知道石油是從地下開采出來的,但在有的地方,地下的石油會自己冒出地麵,它們見到天日後,在風吹日曬的環境下,石油中一些容易揮發的物質會很快蒸發,留下一些重油混合的物質,這就是天然瀝青的生成過程。地質專家們通過考察推測,彼奇湖的湖底岩層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由於地殼運動,岩層破裂,石油和天然氣從地下溢出來。而彼奇湖所在的地方,原本是一個很深的死火山口,於是石油和天然氣通過裂縫湧進火山口,成了一個石油湖。後來,油氣揮發,留下了重油混合的殘渣,這便是滿湖的瀝青。

由於彼奇湖地區氣候較為幹旱,降雨的時間不多,因此湖麵經常看上去像一係列黑灰色的褶皺。隻有下雨的時候,雨水在褶皺之間的低窪地帶彙聚起來,這裏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墨水湖。

動物們的墳場

這個盛滿瀝青的湖泊不但令人感到驚奇,而且它還是動物的墳場:每年,彼奇湖都會“吃掉”大量的動物,這些動物不但有水鳥、狐狸、鬣狗等,還有獅子、豹子等體形較大的凶猛動物。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