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峽穀裏的秘密(3)(2 / 3)

除了窄的特點外,這個峽穀還有一種攝人心魄的壯美。

虎跳峽的傳說

虎跳峽在雲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石鼓東北,距長江第一灣35千米,峽穀長約16千米,共18處險灘,它以奇險雄壯聞名天下。

關於虎跳峽的得名,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金沙江岸邊住著一對母子。兒子是個獵人,經常上山打獵,將捕捉到的野味拿到集上換回日常用品。母親則在家種菜紡線貼補家用。一天,獵人上山打獵時,忽然在一叢荊棘之中發現了一隻吊睛白額老虎。不過,這隻老虎的爪子被荊棘刺中,已經疼得不能走路了。看到獵人走近,老虎不停點頭,眼睛裏還流出了淚水。獵人於心不忍,上前幫老虎挑出了爪上的荊棘,並采了些草藥幫它敷好。老虎傷好後,為報答獵人救命之恩,經常捉些鹿、野兔放在母子倆的房門前。

這天,母親突然得了重病,郎中來看了後,說隻有到金沙江對岸采摘千年靈芝才可醫治。可怎麼才能過江呢?獵人望著無比湍急的江水一籌莫展。正在這時,一道金黃色的身影從獵人旁邊一躍而起,直向急流滾滾的江心跳去。原來是那隻老虎!

隻見它在江心的一塊巨石上縱身一跳,身子騰空飛過了峽穀。

采摘到千年靈芝後,老虎再次縱身跳了回來。獵人的母親得救了!而老虎卻因為來回縱躍耗盡了精力,幾天後便一命嗚呼死在了荒郊野外。為了紀念這隻有情有義的老虎,人們將這個峽穀取名為虎跳峽,並把江心那塊巨石叫作虎跳石。

峽穀探險驚心動魄

虎跳峽分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上虎跳是峽穀中最窄的一段。讓咱們跟隨一支探險隊,去峽穀中體驗一番吧!

探險隊首先來到了上虎跳。大峽穀真險哪!隻見穀內十分狹窄,許多地方,兩邊的山峰似乎快要合攏,又像是兩扇門馬上就要關上。進入穀中,則見頭頂的天空像一條細縫,而眼前的金沙江卻像一條巨龍,在穀中蜿蜒遊走,令人心生畏懼。

掛在山崖上的小路很窄,一尺多寬的山路一會兒陡然上升,一會兒又垂直下降。腳底下是深不可測的懸崖,看一眼便令人頭暈目眩。由於山岩斷層長期塌陷,使得無數石梁跌落江中,再加上兩岸山坡陡峭險峻,山石風化崩塌至穀底,致使江中礁石林立,犬牙交錯。

江水奔騰咆哮,驚濤駭浪發出巨大的轟鳴聲。強勁的江風從頭頂呼嘯而過,吹得人身體微微打戰。隊員們盡量將身體貼近岩壁,一步一步小心向前挪動。

嘩啦,有人不小心踩落了一塊石頭,立即嚇得臉都白了。

石頭翻滾著,徑直向崖底墜去。過了好一會兒,大家才看到石頭落進江裏,濺起了一小片浪花。

隊員們手心裏捏著一把汗,小心翼翼地走過斜坎陡壁,前麵出現了一處兩山夾峙的山穀,仿佛兩扇鐵門立在眼前。“門縫”

之中,一塊青黑色的巨石赫然臥在江心。

“上虎跳到了,江中那塊石頭,就是赫赫有名的虎跳石!”

向導指著江心那塊巨石說。

虎跳石有四五米高,它矗立在江麵上,猶如大峽穀的把門將軍。

“借助那塊石頭,老虎真的能跳到對岸嗎?”有人表示懷疑。

“老虎大步行走時,步與步之間的距離可以達到80厘米至110厘米,而一跳的距離大概在7米,所以老虎一縱一跳是不可能跳到對岸的,它必須要連跳四下,才能勉強跳到對岸。”有個隊員回答。

“說得沒錯,其實虎跳峽名稱的由來,並不是說老虎真的能跳過去,而是用‘虎跳’來形容峽穀的窄和險。”向導說。

站在江邊,隻見江水從虎跳石兩側越過斷崖,淩空飛下,以雷霆萬鈞之力直衝崖底,隨即又彈跳而上,形成令人恐懼的驚濤駭浪。浪花飛濺,化作萬千雨霧,紛紛揚揚灑向周圍的岩石草木,看上去十分壯觀。

“劈開善城斧無痕,流出犁牛向麗奔。一線中分天作塹,兩山夾鬥石為門。”麵對壯麗的圖景,磅礴的氣勢,大家高聲吟誦起清代雲南詩人孫鬃翁所寫的《金沙江》一詩來。

虎跳峽的世外桃源

探險隊沿著江邊小徑繼續朝下遊方向前行。又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行程後,隊員們來到了中虎跳。這裏的江麵落差很大,水流湍急,驚濤拍岸。

“那個地方,就是中虎跳有名的滿天星礁石區。”向導指著一處險峻的地方說。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在百米長的峽穀中,礁石星羅棋布,江水在一塊塊礁石中激越穿行,驚浪四起,濤聲如雷。

“為什麼叫滿天星呢?”有人好奇地問。

“因為這裏礁石很多,像星星一樣布滿天空,所以叫滿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