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燃燒的秘密(2)(1 / 3)

排除了天然氣原因,有專家又提出:這種現象,很可能是地熱引起的。據專家解釋,地球本身就像一個大鍋爐,它的深處蘊藏著巨大的熱能。在地質因素的控製下,這些熱能以熱蒸汽、熱水、幹熱岩等形式向地殼的某一範圍聚集,並通過一個缺口釋放出來。地熱按溫度可分為高溫、中溫和低溫三類。其中,高溫地熱一般存在於火山爆發、地震、岩漿侵入多發地區,如著名的冰島地熱田、新西蘭地熱田、日本地熱田以及中國的西藏羊八井地熱田等,就是高溫地熱的代表。專家認為,在“5·12”

汶川大地震中,強大的地震能量使得地熱聚集在飛來山地底下,因而山體出現了高溫現象。

可是,高溫地熱都是以蒸汽的形式存在,不會出現冒煙現象,而且溫度也不太可能高於200℃。所以,地熱說也不可靠。

原來是硫黃燃燒

後來,有個專家根據村裏曾經開辦過硫黃礦這一事實,經過仔細分析和推敲,終於揭開了小山冒煙之謎:小山冒煙,原來是硫黃燃燒。

硫黃,是一種有特殊臭味的易燃固體,它的外觀為淡黃色脆性結晶或粉末。硫黃主要用於製造染料、農藥、火柴、火藥、橡膠、人造絲等。龍坪村在幾年前曾經開辦過一個硫黃礦,當時硫黃礦所在的位置,就是今天飛來山占據的地方。原來,2008年5月12日這一天,地震的巨大能量將飛來山“搬遷”

到龍坪村時,山體剛好落在了硫黃礦所在的小山包上,山體不但將硫黃礦完全掩埋,而且由於劇烈的撞碰和摩擦,使得燃點較低的硫黃發生了自燃現象。又由於硫黃掩埋在地下,與空氣接觸不夠,導致燃燒不夠充分,所以出現了冒煙現象。

專家指出,硫黃是在大自然中燃燒,揮發比較快,而且村民們住得也比較遠,因此燃燒產生的煙不會影響到大家的健康。

不過,小山冒出的煙為何後來由白煙變成了青煙,這又是一個難解之謎。

魔鬼的“肚臍眼”

肚臍眼,相信大家都不會不知道吧?是的,每個人都長著肚臍眼,都知道肚臍眼是什麼形狀,不過,魔鬼的肚臍眼估計沒人見過。

下麵,咱們一起到非洲一個叫剛果(金)的國家,去見識一下魔鬼的肚臍眼。

危險的火山

剛果(金)是非洲中部的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境內有一座著名的火山——尼拉貢戈火山。之所以著名,是因為它是一個脾氣暴烈的家夥。世界上的火山可以分為三類,即死火山、活火山和休眠火山。死火山不會再噴發了,所以危險係數為零;休眠火山是正在睡覺的火山,它說不定哪天就會醒來,所以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活火山是三類火山中最可怕的,它隨時都可能噴發,給周圍的動植物造成災難。尼拉貢戈火山正是活火山的代表,這座海拔3470米的火山,距離剛果(金)北基伍省省會戈馬市僅10千米,它可以說是非洲最危險的火山之一。

曆史上,尼拉貢戈火山已經有過多次噴發,並且犯下了累累罪行。據記載,1948年、1972年、1975年、1977年、1986和2002年,尼拉貢戈火山都發生過猛烈噴發,其中最厲害的是1977年和2002年的噴發:1977年1月,尼拉貢戈火山像一顆威力巨大的原子彈爆炸,數百米深的火山坑被爆炸威力摧毀後,熾熱的岩漿像沸騰的鋼水從火山口快速奔湧而下,不到半小時便吞噬了2000條生命。2002年1月,尼拉貢戈火山再次爆發,岩漿從火山錐東坡和南坡上的三個裂口溢出,紅色熔流奔流而下,所過之處變成一片焦土,數十萬人被迫背井離鄉。

可以說,尼拉貢戈火山就是一個禍害人間的魔鬼,而這個魔鬼最可怕的地方,就在它的“肚臍眼”——火山熔岩湖。

魔鬼的“肚臍眼”

現在,咱們來看看尼拉貢戈火山的火山口,眼前的火山口最大直徑約2000米,深約250米,看上去像一個巨大的圓坑。

與一般大坑不同的是,這個圓坑內有兩層明顯的環形平台,第一層環形平台距離火山口邊緣約500米,第二層平台比第一層低約100米。這兩層平台可以說是火山噴發的曆史印跡,它們代表了前幾次噴發時岩漿曾經到達的高度——熔岩到達平台位置後,出不去了,於是就在這裏冷卻、堆積下來,形成了熔岩平台。

站在火山口上,可以看到一縷縷煙霧從底部飄散出來。小心,這些可不是一般的煙霧,它們是能置人於死地的二氧化硫。

據統計,尼拉貢戈火山口每天釋放的二氧化硫氣體多達5萬噸。

有人做過對比,整個法國一年的二氧化硫工業產量,都比不上這座火山一天的噴發量。大量的二氧化硫氣體飄散到空中,不但給當地居民的健康帶來了極大危害,而且二氧化硫形成酸雨降到地麵,對當地的糧食作物也是一種汙染。

現在,讓咱們把目光投向火山口的深處吧。原來那個散發煙霧的地方,是一個罕見的熔岩湖。透過煙霧你可以看到,那是一個圓盤狀的家夥,熔化的紅色岩漿在裏麵不安分地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