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應該有一場唇槍舌戰,隻是武義突然插了一腳,搞的大家都不好開口了。院子的第一領導人道:“既然這樣,就把特別作戰隊獨立出來,直屬******與**,代號為“龍脊”,宋真任龍脊的第一任隊長,給少將軍銜。武義暫且給個尉官,任三軍總教官。各部每年派十人受訓。”
軍方一將軍道:“首長,十人是不是太少了?這幾年歐美不知發了什麼瘋,對我們的行動越來越密集,庫裏的僵屍也隻有七頭了。要是這七頭用完,卻還沒有訓練出來一大批人我們怎麼應對?”
老首長道:“想必你們想著多訓練一些人出來,卻沒有注意武義本身的實力。”說完,把一邊的遙控一按,武義與王玉山的對戰錄像調了出來,當放到武義手裏射出一道火球將王玉山的火龍給擊破時,他把暫停一按,道:“看見了嗎?道學不是不如異能,隻是研究的不夠深入而已。”
那將軍道:“武義的道學確實厲害,這招攻擊我也注意到了,隻是他本身卻不能無懼槍支大炮,這就是先天與異能者的差距。”然後轉頭看向武義,道:“是吧?”
武義點了點頭,他確實躲不開子彈,也不能在大炮的轟炸之下保住性命。那將軍道:“既然這樣,我們隻能加大量。”
老首長沉吟了一下,道:“加大量就必然不能保證質,兩者不可兼得,而且最關鍵的是拖住了武義,不能給他太多的時間讓他再進一步。長遠利益來看,還是要保證質,而且還要給武義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他發展起來。做一切事都是有風險的,這個風險我們必須承擔。”老首長再次沉吟,道:“武義,你把你的訓練方法歸納出來,我們在部隊裏進行量的訓練。這樣可行嗎?”說完轉頭詢問武義。
武義站起來道:“首長說的有道理,如果我訓練的人數太多,必然不能保證他們都成為高手。而且,想必軍中的訓練也有不少方法,隻是這麼多年為什麼就沒有訓練出武技高強的人出來?這裏涉及到一個道術的問題。這個時代,要想訓練出一批武功高手,就必須有環境。而我卻可以利用道術製造環境。但是參加的人一旦多起來,我的道術就會大打折扣,以至於效果不顯著。
在我想來,我一年訓練三十個人這個數目最好,一是不耽誤我的修煉,二是保證為他們成為高手打下基礎。一旦發現有別國異能者過來,我想我還是有信心和他們一戰。對於釋放僵屍,其實我們應該慎重點。上次出現的那頭僵屍隻是一隻腳踏入銅甲屍的範圍,並不是真正的銅甲屍。一旦我們開出真正的銅甲屍,那就是滅頂之災。要是出現飛僵,後果不敢想象。當然,這幾率很小,不過卻不得不慎重。”
軍委的一將軍道:“飛僵?很厲害嗎?”
武義苦笑一聲,道:“一般的銅甲屍,以我的武功加上道法不是不可以一戰,但是遇到那些生前就是高手的銅甲屍,就如同上次那頭那樣,那我就真的沒有辦法了。而飛僵卻是銅甲屍的進化版。銅甲屍不懼凡火,飛僵連天火,幽冥地火,這些世俗界根本都不存在的火他們都不畏懼,而且刀槍不入,飛天入地,日行三千裏。這就是飛僵名字的由來。而且他智慧非凡,甚至可以說算半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