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夢中的話
“回家咯!”一位少年興奮的將整理好的背包跨在肩上,戴著耳塞,哼著歌兒,孤獨的踏上了那條熟悉的回家之路。
他的名字叫趙興。
趙興是個高一的學生,年紀16歲,相貌俊俏清秀,身高一米七左右,家裏是鄉下的,趙興念書用功,成績總還算不錯的。
用他的話說:“這是一種孝順!”
他每個星期周末回家,第二天下午又得回學校上學,略有些辛苦。
家裏隻有他一個孩子,聽村裏的老人說,他的父母好像有些問題,按說父親趙權身材不說多魁梧,但總能算是成熟男子,眉毛濃黑,鷹鉤鼻,要是再配上西裝領帶加皮靴,說是上流社會人士也不為過;母親林卉相貌一般,但皮膚白淨,頭發烏黑,看她頭發盤了那麼厚,想必頭發不會太短,儼然是一位賢妻良母。
兩人也算般配,雖然是媒婆搭的線。不過令人費解的是:這兩人結婚五年都沒有孩子。後麵還是請村裏的“先生”(在大多農村稱會道術,懂鬼神之類的人為先生)看過後,才生下了趙興,確實有些奇怪。
話說趙興是個命苦之人,在生下他沒多久,家中的叔叔趙貴鬧分家,他這叔叔生有一對看似三角的眼睛,鼻子瘦削。他父親作為大哥,為人樸實,而且畢竟是一家人,對這件事也沒說什麼,分就分吧。趙興的奶奶是個偏心之人,對趙興的叔叔也就是趙貴甚是要好,故而挑了一個好日子就把家給分了。趙興家得到了幾籮筐粗糙的稻米和玉米,還有幾畝薄田。而趙貴得到了十多籮筐的大米和玉米,田地都是順路、肥沃的。而趙興的父親趙權和母親林卉覺得,畢竟這是奶奶她老人家的決定,而且趙貴還有兩個孩子要養活,大的叫趙華,小的叫趙麗。
也沒多計較。
不過換句話說,趙興家算是被趕了出來的。
分好後在一處山腳搭了間簡陋的房子,將就著過了生活。幾年後,與趙興父親同輩的一些人,也陸續的分家被分到他家旁邊搭房落腳,自此趙興家也有了所謂的鄰居,也為這幾年的孤獨一家劃了一個句號。然而在這幾年中,算是趙興家最難過的了,父母用那幾筐粗糙的糧食,細心舂好,留夠一年吃的,把剩下播種。雖說了夠一年吃,可每頓隻是吃個幾分飽。
這一年趙興家收成很差,隻能靠借糧過日子,還真是人到倒黴時喝冷水都會塞牙。後來,隨著一些製度的改善,科技水平的提高,家境才慢慢變好了起來。。
每次母親林卉談到這些事,眼角總免不了有淚光。
“娘,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將來孝敬您二老的”趙興拉著母親的手認真的說道。
“嗯,娘相信咱家興兒”母親說道。
父親在旁邊看著,什麼也沒說,隻是看著趙興點點頭。
就這樣,在這個周六一家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聊著,屋子數不盡的溫馨在驅散著辛酸往事。
“時候不早了,興兒去睡覺吧!”母親摸著趙興的頭,緩緩的說道,在林卉的眼裏趙興永遠都是孩子。
“嗯,您也早點睡吧。”趙興說道。母親幫房門關好後,隨後也去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