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話的植物
20世紀70年代,一位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那就是當植物遭到嚴重幹旱時,會發出“哢噠、哢噠”的聲音。後來通過進一步測量發現,聲音是由微小的輸水管震動產生的。不過,當時科學家還無法解釋,這聲音是出於偶然,還是由於植物渴望喝水而有意發出的。
不久之後,一位英國科學家米切爾把微型話筒放在植物莖部,傾聽它是否發出聲音。經過長期測聽,他雖然沒有得到更多的證據來說明植物確實存在語言,但科學家對植物語言的研究,仍然熱情不減。
對植物語言的研究
1980年,美國科學家金斯勒和他的同事,在一個幹旱的峽穀裏裝上遙感裝置,用來監聽植物生長時發出的電信號。結果他發現當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將養分轉換成生長的原料時就會發出一種信號。了解這種信號是很重要的,因為隻要把這些信號譯出來,人類就能對農作物生長的每個階段了如指掌。
金斯勒的研究成果公布後,引起了許多科學家的興趣。但他們同時又懷疑,這些電信號的植物語言,是否能真實而又完整地表達出植物各個生長階段的情況,它是植物的語言嗎?
1983年,美國的兩位科學家宣稱,能代表植物語言的也許不是聲音或電信號,而是特殊的化學物質。因為他在研究受到害蟲襲擊的樹木時發現,植物會在空中傳播化學物質,對周圍鄰近的樹木傳遞警告信息。英國科學家羅德和日本科學家岩尾憲三,為了能更徹底地了解植物發出聲音的奧秘,特意設計出一台別具一格的植物活性翻譯機。這種機器隻要接上放大器和合成器,就能夠直接聽到植物的聲音。
羅德和岩尾憲三充滿自信地預測說,這種奇妙機器的出現,不僅在將來可以做植物對環境汙染的反應,以及對植物本身健康狀況診斷,而且還有可能使人類進入與植物進行對話的階段。
當然,這僅僅是一種美好的設想,目前還有許多科學家不承認有植物語言的存在,植物究竟有沒有語言,看來隻有等待今後的進一步研究才能得出答案。
植物情報傳遞之謎
能傳遞保護信息的樹
許多動物能夠以不同的方式向自己的同伴傳遞一些信息,以表達自己的意願等,而植物王國裏也有信息傳送嗎?如果有,它們又是靠什麼來傳遞信息的呢?
在美國華盛頓大學有兩位科學家發現了這樣一件怪事情:
為了做一項實驗,兩名研究者選擇了華盛頓州西特爾城附近的一片樹林。
他們曾經發現,在這片樹林的柳樹和榿木上,凡是經過一些毛蟲等捕食性動物侵襲的樹葉,就會發生營養質地的變化。那麼這種營養質地的變化程度如何呢?
這正是兩位研究者要知道的問題。因為他們已經獲得了其他一些植物在昆蟲侵襲之後的變化情況,例如藿香薊,它的組織內含有使捕食性動物變態的化學物質,一旦介殼蟲、蚜蟲侵襲了它,這些蟲類反而在化學物質的影響下變態,從而不能產卵。
實驗開始時兩位研究者將幾百條毛蟲放在樹上,然後觀察這些樹木如何調節機製來抵禦毛蟲的襲擊。不久,他們就發現樹木有了反應,散發出屬於生物堿或萜烯化合物一類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散布在樹葉間,很難被昆蟲消化。
就在這時,兩位研究者意外地發現了另一奇怪的現象:大約在30米至40米遠的另一片樹林裏,同樣散發出了防禦狀態的化學物質,這是一片並沒有放置毛蟲的樹林,而且又隔著一段距離,它們是怎樣獲得了注意危險的警告信號呢?美國的學者大為驚訝。
他們覺得,肯定是那些受毛蟲侵襲的樹木把信息通知了那片本來寧靜的樹林,要它們加強預防。可是他們是怎樣通知的?通過什麼形式?而對方如何接收又怎樣做出防禦的反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