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植物之謎為什麼植物會落葉(3)(3 / 3)

能發光的楊樹

1983年,在湖南省南縣沙港鄉,人們發現了一棵能發光的楊樹。這棵樹的直徑有0.23米,4月7日被砍伐並剝掉樹皮之後,竟然在晚上發起光來,就連樹根和鋸出的木屑也一樣放光。一根1米長,0.05米粗的樹枝,它的亮度就相當於一隻5瓦的日光燈。但隨著樹內水分的蒸發,亮度就一天比一天減弱,但樹枝受潮以後,亮度又會增加。這棵楊樹發光的原因,一直沒有查明。

在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的原始森林裏,又新發現了5棵罕見的夜光樹。在沒有月亮的夜晚,當地人會看到這樣一幅奇景:在一棵大樹的枝杈上,有成百上千個兩寸多長的“月牙”兒正在放著熒光。當微風吹過的時候,千百個小“月牙”兒輕輕地搖啊搖更是好看。原來這些小“月牙”就是夜光樹上會發光的葉子。

揭秘發光的真相

其實,不但真菌會發光,其他菌類也會發光。據說,在1900年巴黎舉行的國際博覽會上,有人把發光細菌收集在一個瓶子裏,掛在光學展覽室裏,結果這一“細菌燈”把房間照得通明!

菌類為什麼會發光呢?原來,在它們體內有一種特殊的發光物質叫熒光素。熒光素在體內生命活動的過程中被氧化,同時以光的形式放出能量。這種光利用能量的效率比較高,有95%的能量轉變成光,因此,光色柔和,被稱為冷光。

江西井岡山地區有一種常綠闊葉樹,葉子裏含有磷,這種磷釋放出來以後會和空氣中的氧氣結合成為磷火,磷火能放出一種沒有熱度,也不能燃燒,但有光亮的冷光。白天看不見,但在晴朗無風的夜晚,這些冷光聚攏起來,仿佛懸掛在山間的一盞盞燈籠,當地人叫它“鬼樹”。

古巴有一種美麗的發光植物,每當黃昏時花朵才開始綻放。這種花的花蕊中聚集了大量的磷,微風吹過,花蕊便星星點點地閃爍出明亮的異彩,仿佛無數螢火蟲在花蕊間翩翩起舞。有意思的是,一旦黑夜逝去,這種花就像完成了使命,很快就凋謝了。

非洲岡比亞南斯明草原上有一種名叫“路燈草”的植物,可以說是發光植物中的佼佼者。別看它小,它所發出的光亮,甚至可以與路燈相媲美。路燈草的葉片表麵有著一層像銀霜一樣的晶珠,富含磷。每當夜幕降臨,這種草便閃閃發光,把周圍的一切照得十分清晰,當地居民把這種小草移到家門口充當“路燈”。

夜皇後的花朵內也聚集了大量的磷,一旦與空氣接觸就會發光。夜間活動的昆蟲見到亮光,就會被吸引前去幫助植株傳播花粉。夜皇後的花朵放光,實際上是一種適應環境的一種特殊本領。

發熱的植物

在冰天雪地的北極,幾乎終年嚴寒酷冷,即使那裏的夏季,氣溫也常常在零度以下,然而生長在那裏的植物卻能在冰雪中開花結實。科學家驚奇地發現,這些植物的花朵溫度總是要比外界高一些。

那麼,這些植物的花朵為什麼會放出熱量呢?這一直是科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期,瑞典植物學家發現,北極的大部分植物的花朵都有向著太陽轉動的習性。因此,他們猜想,這也許與花朵溫度的升高有關。

為了證實這種推測是否正確,他們做趣的實驗:用細鐵絲將仙女木的花萼固定能向陽轉動,並在花上安放一個帶屬探針的溫差電阻來測定溫一個有使它不很細金。當太陽升起時,測出被固定的花朵比未被固定的花朵溫度低0.7度。這一實驗結果,似乎揭開了北極植物花朵升溫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