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 保護地球,人人有責(1 / 3)

地球上的海洋、河流、湖泊、大氣、森林、土壤、草原、動物等組成了錯綜複雜而關係密切的生態環境係統,這就是人類生存的基本環境。人類衣、食、住、行及社會生產,無不依賴這個提供生活資料與生產資料的生態環境係統。長期以來,人類把文明的進程一直建立在對自然的征服和掠奪上,似乎從未想到對哺育人類的地球給予保護和回報,在取得輝煌文明成果的同時,人類對自然的掠奪卻使得我們所生存的這個地球滿目瘡痍。人口的增長和生產活動的增多,對環境造成衝擊,也給環境帶來壓力。環境惡化、資源枯竭已經成為人類文明進程的巨大障礙。

人類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改造生物圈,但生物圈隻按自己的內在規律發展、變化。如果盲目開發,就會造成生態平衡失調。生態平衡的失調,意味著生態係統的破壞。當今出現的酸雨、溫室效應等現象,就是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現在,人類已經認識到,要想在生物圈內生存、發展下去,必須保護和合理利用生物圈資源。

1962年“綠色聖經”《寂靜的春天》的出版,向世人昭示了農藥的泛濫使用危害了生態環境,使生機盎然的春天都寂靜下來了,人類將麵臨沒有鳥語花香的生活環境。該書的問世引發了全世界環境保護事業的興起,喚起了人們的環境意識,促使環境保護問題擺到了各國政府麵前,各種環境保護組織紛紛成立,從而促使聯合國於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大會”,並由各國簽署了《人類環境宣言》,開始了全球的環境保護事業。

7.1地球體檢,健康有恙

2012年5月,兼任世界自然基金會推廣大使的歐洲航天局宇航員安德魯·庫佩斯從400千米之外的國際空間站發布了《地球生命力報告2012》,倫敦動物學學會環境保護主任約翰森·貝利說:“這是一份地球的體檢報告,診斷結果顯示地球現在很不健康。”體檢報告稱,在過去40年,地球生命力下降了28%,地球嚴重超載,處於“很不健康”的狀態。“你可以從太空看到空氣汙染、水土流失和森林火災,”安德魯說,“我在太空可以看到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這些挑戰都反映在報告中。”

報告強調,人口增長和過度消費是造成環境壓力的主要因素,以及由此導致的我們所賴以生存的森林、河流和海洋生態係統健康程度的下降。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自1966年以來翻了一番,人類正在使用相當於1.5個地球的資源來維持生活。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副首席代表李琳說,按目前的模式預測,到2030年,人類將需要2個地球來滿足生存需求,到2050年,人類需要2.9個地球。

《地球生命力報告2012》由世界自然基金會、倫敦動物學學會以及全球足跡網絡共同編寫。報告得出結論基於以下兩個關鍵指標:

地球生命力指數。該指數通過跟蹤記錄2688個分布在不同生態係統和地區的哺乳動物、鳥類、爬行類、兩棲類及魚類物種中的9014個種群的規模變化趨勢,來衡量地球上生物多樣性的變化。物種豐富度的變化可以作為衡量地球生態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地球生命力指數表明全球生物多樣性健康狀態比1970年下降了28%。1970年至2008年,熱帶地區地球生命力指數下降率約達61%,是重災區,而溫帶地區地球生命力指數在同期則上升了31%。近期溫帶地區平均物種的增加並不一定意味著溫帶生態係統的健康狀態優於熱帶地區。

生態足跡——生態需要麵積,主要用來計算在一定的人口和經濟規模條件下,維持資源消費和廢棄物吸收所必需的生物生產土地麵積。2008年,全球總生物承載力是120億全球公頃(一個全球公頃衡量了在一年內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平均生產力),人均1.8全球公頃,而人類的生態足跡是182億全球公頃,人均2.7全球公頃。這一差距意味著我們正處於生態超載狀態:地球要花費一年半的時間才能重新生產人類一年所用掉的可再生資源。我們正在消耗我們的自然資本,而不是由它產生的利息。

7.2同一個地球,同一個家園

7.2.1世界環境保護發展史上的三座裏程碑

世界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促使人類社會在取得巨大物質財富和付出沉重環境代價的同時,積極探求人類生存與社會發展的協調之路。迄今為止,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聯合國召開了三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環境保護方麵的會議,稱為世界環境保護發展史上的三座裏程碑。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了聯合國成立以來首次大規模的人類環境會議,世界上113個國家的1300多名代表共同討論了人類麵臨的環境問題,探討了保護全球的環境戰略。大會通過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提出7個共同規定和26項共同原則,向全世界發出鄭重告誡:如果人類繼續增殖人口、掠奪式地開發自然資源、肆意汙染和破壞環境,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必將出現資源匱乏、汙染泛濫、生態破壞的災難。呼籲各國政府和全世界人民,為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造福全體人民、造福後代而共同努力。並提出將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同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接受了該建議。

1992年6月3日,在巴西首都裏約熱內盧召開了第二次大規模人類環境會議,又稱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會議通過了《裏約環境與發展宣言》和《21世紀議程》兩個綱領性文件以及《關於森林問題的原則聲明》,簽署了《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生物多樣性公約》。會議同意把發達國家對全球環境惡化的責任、提供資金並以優惠條件轉讓環境無害技術等主要原則寫進會議文件,這為環境與發展領域的國家合作開創了良好的局麵。這是聯合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級別最高、與會人數最多、籌備時間最長、影響最深遠的一次國際會議,是人類環境與發展史上的一次盛會。

2008年8月26日至9月4日,聯合國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了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第三次人類環境會議。峰會主題是全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問題,具體議題包括全球的貧困與饑餓人口、全球氣候惡化、淡水資源及其衛生、能源、生態多樣性、農業發展與糧食安全、人類健康、世界人口增長以及信息技術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等。會議產生了《執行計劃》和《政治宣言》兩項新的全球行動計劃文件。《執行計劃》重申了對世界可持續發展具有奠基石作用的裏約峰會的原則和進一步全麵貫徹實施《21世紀議程》,認為《執行計劃》是裏約峰會原則的繼續,強調全方位采取具體行動和措施,包括執行“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在內,實現世界的可持續發展。

7.2.2人與生物圈計劃

人與生物圈計劃是根據197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6屆大會決議而設立的國際性的、政府之間合作研究生態學的綜合性計劃。人與生物圈計劃的宗旨是:通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結合,基礎理論與應用技術研究的結合,科技、生產管理人員與決策者的結合,對生物圈極及不同區域的結構、功能進行研究,預測人類活動引起的生物圈及其資源的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對人類本身的影響,為合理利用和保護生物圈的資源,保存遺傳基因的多樣性,改善人類與環境的關係提供科學依據。

人與生物圈計劃共有14個研究項目,在由30個理事國組成的“人與生物圈國際協調理事會”領導下,負責協調國際性合作,促進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的建立,組織研究成果和情報資料的交流,舉辦各種培訓班等。

我國於1972年參加人與生物圈計劃,並一直是“人與生物圈國際協調理事會”的理事國。我國還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

7.2.3世界環境日

1972年,第27屆聯合國大會將同年6月召開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開幕日——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

世界環境日是全世界環保工作者思考和解決環境問題的重要節日,也是向世界人民宣傳環境保護重要性的宣傳日,又是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和發布《人類環境宣言》的紀念日,它的確立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表達了人類對美好環境的向往和追求。第27屆聯合國大會要求,每年的6月5日或6月5日前後,聯合國係統和各國政府都要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強調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每年的世界環境日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曆年“世界環境日”主題如下:

1974年:隻有一個地球

1975年:人類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年:關注臭氧層破壞、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濫伐森林

1978年:沒有破壞的發展

1979年:為了兒童的未來——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戰——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1年:保護地下水和人類食物鏈,防治有毒化學品汙染

1982年:紀念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10周年——提高環保境識

1983年:管理和處置有害廢棄物,防治酸雨破壞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年:沙漠化

1985年:青年、人口、環境

1986年:環境與和平

1987年:環境與居住

1988年:保護環境、持續發展、公眾參與

1989年:警惕全球變暖

1990年:兒童與環境

1991年:氣候變化——需要全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