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植物王國之最
誰能想象得出,對38種水果的研究表明,鱷梨是含熱量最高的水果。這一奪冠水果的每100克果肉中含163千卡熱量,它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此外它還含有2.2%的蛋白質。相反熱量最低的是黃瓜,每100克果實中含有16千卡熱量。
植物王國的數字是有趣的。植物王國中壽命最長的植物是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發現的“純係之王”,估計它的年齡為1.17萬年,它是已知的木餾油植物中最古老的植物。
根據1992年12月的報道,生長在美國沃薩奇嶺的楊樹是最大的植物,僅一棵樹的根係就在方圓43公頃土地內延伸,一棵楊樹的重量就達約6000噸。1984年10月,在巴哈馬群島中的聖薩爾瓦多島的水下269米深處發現了長在地球最深處的植物,它們是生長中的一些栗色海藻,盡管在那裏陽光消失了99.9995%。
生長在海拔最高處的花卉,是1955年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加梅德山上發現的,花卉長在海拔6400米處。據專門描寫植物的文學作品說,在南非的一個地方,發現了世界上根紮得最深的植物——野生無花果樹,它的根係延伸到地下120米深處。
人們已發現,一種名叫冬黑麥的植物在0.051立方米的土地內長出的須根,總長度達622.8公裏。生長得最快的植物是地球上現有的45種竹子,每天生長的高度為91厘米。
地球上最原始的花卉,是1989年兩位美國科學家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一塊化石上發現的,估計它是1.2億年前的花卉。由這種花卉(與現代植物黑胡椒相似)演變而來的被子植物,有兩片葉子和一朵花。
花朵最大的植物是寄生的臭百合花,顏色為深橘黃色和淺橘黃色,花朵的直徑為91厘米,花瓣的厚度為1.9厘米,一朵花的重量為11公斤。在東南亞的熱帶雨林裏,這種百合的生長依附於黑莓。
開得最慢的花是1870年在玻利維亞海拔3960米的高山上發現的。當這種植物的生長期達到80~150年的時候,花瓣開放,隨後便死亡。
世界上最小的開花結果的植物是澳大利亞的出水浮萍,這種植物長0.6毫米,寬0.33毫米,重量為0.00015毫克,它的果實像一個微小的無花果,僅重0.00007毫克。
世界上最大的仙人掌是生長在美國加州和亞利桑那州以及墨西哥的名叫薩瓜羅的仙人掌。它的圓柱體以仙影拳的方式伸出幾條胳膊,於1988年1月17日被發現的,當時它的高度為17.67米。這種仙人掌生長十分緩慢,在它生命的最初10年,它所長出的萌芽不足一英寸,從此以後它便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生長,長到50~75年的時候,它第一次開花。
葉子最大的植物是生長在印度洋馬斯克林群島的棕櫚樹,其次就屬非洲和南美洲的竹棕櫚樹了。棕櫚樹的葉子長20米,葉柄長3.96米。種子最大的植物是扇形椰棗樹,它的種子體積通常有兩個椰子那麼大。但扇形椰棗樹的種子隻有一個,重量可達20公斤,種子生長期需要10年。這種樹隻生長在塞舌爾群島。
在草類植物中,最大的草要屬起源於高加索的吞沒草,它高3.65米,葉長91厘米。草的毒性往往通過受影響的農作物的數量和出現毒草的國家的數量來估計。根據這一慣例人們得出結論,世界上最危險的草是起源於印度的紅褐色高莎草,這種草在92個國家危害著52種農作物。
第二節 粘膏樹有何神秘之處
粘膏樹普遍生長在廣西南丹縣白褲瑤村寨的周圍,樹幹最高達20米,樹齡最長的在200年以上。粘膏樹是當地人的稱謂,一些植物學家曾多次深入到瑤鄉對粘膏樹進行考察,始終找不到該樹的學名,隻好把它定性為椿科類植物。
粘膏樹是一種極賦靈性的植物。凡是白褲瑤居住越密集,風俗越古樸,習性越原始的地方,粘膏樹就長得越多,越高大,產的粘膏也就越好。沒有粘膏樹可以說就沒有白褲瑤,因為白褲瑤的稱呼主要緣於它的服飾,如果沒有粘膏樹,白褲瑤的服飾根本無法製作,那麼以服飾為特征的白褲瑤也就不複存在了。
粘膏是白褲瑤製作服飾的必需品:粘膏樹的粘膏是白褲瑤製作服飾的必需品,他們將取下的粘膏用特製的畫筆蘸畫在白土布上,把布麵繪製成一幅幅圖案,然後染、煮、浸泡、曬幹後,布麵黑、白、藍相間分明。心靈手巧的瑤族婦女就根據紋路,用五顏六色的花線在布麵上精心刺繡。做一套白褲瑤衣裙要經過三十多道工序,製作時間長達半年之久。沒有粘膏,永遠不可能製作出斑斕的白褲瑤服飾,即使是在科學發達的今天,粘膏的作用也還沒有任何化學物品能夠取代。
粘膏是白褲瑤家裏的常年必備品,在白褲瑤村寨,哪怕是最貧困的家庭都收藏有粘膏。粘膏不僅供白褲瑤自己用,而且還有一定的市場,許多白褲瑤同胞把收取來的粘膏除了留下足夠自己使用外,剩餘部分還向外出售。在白褲瑤村寨中,粘膏樹從來沒有公有化過,即使是在大集體的年代也是如此。因此,有的上百年的粘膏樹成了祖宗樹,作為祖上的產業一代傳給一代,他們年複一年從不間斷地在每一棵樹上砍鑿著、嗬護著。白褲瑤曆來對粘膏樹護理周到,關愛有加,他們從來不使用這種樹起房造屋和製作木具,也不把它作為薪炭柴砍來燒掉,而是讓其自生自滅。
必經砍鑿才出粘膏:粘膏雖然出自粘膏樹,同時也出自於白褲瑤的智慧、辛勤和汗水。一株粘膏樹要想永遠產生出粘膏,必須經過白褲瑤一代又一代的用鋼刀利斧在樹幹上不斷地砍鑿,不經砍鑿的粘膏樹是永遠長不出粘膏的。
裏湖鄉有個白褲瑤居住的寨子叫懷裏屯,該屯村頭有一棵需3個人才能合抱的粘膏樹,樹齡長達百年,由於沒有經過砍鑿,至今沒有流過一滴粘膏。白褲瑤非常懂得粘膏樹的習性,他們砍鑿粘膏樹也很有講究。當粘膏樹長到2米多高時,他們就從1.5米以上的部位進行有規則地砍鑿,砍鑿的時間選在每年的四月份,砍鑿的形狀像蜜蜂築巢一樣。這些經過砍鑿的樹幹,到第二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就有粘膏從砍鑿的部位自然流出。年年砍鑿年年流,砍鑿越多越久,流出的粘膏就越多,膏質就越好。如果中間少一年不砍鑿,膏樹就會自然枯死。一棵初次被砍鑿的粘膏樹,第一年隻能生產幾兩粘膏,隨著樹齡的增長和不斷地砍鑿,粘膏的產量也逐年提高,一棵百年粘膏樹可產粘膏10公斤。粘膏均呈淡黃糊狀,不溶於水,因此用它繪成圖案煮泡後,還可以回收再用。一般一個白褲瑤家庭一年需要用粘膏五六斤,富裕的家庭多達20斤。在南丹縣大約有七八千戶白褲瑤家庭,粘膏用量十分驚人。
粘膏樹與白褲瑤村寨共生共存:一些壯、漢族村民曾多次移植過粘膏樹,但是都沒有成功,有的雖然勉強成活下來,卻像鐵樹一樣永遠也長不大。粘膏樹形狀獨特,有別於其他樹木,每棵樹的樹幹都是中間大兩頭小,中間部位要比兩頭大出七八倍,有的甚至十多倍,遠看如同兩個底部重疊的巨大葫蘆。當夜幕降臨的時候,人們走進白褲瑤村寨,那一棵棵奇形異狀的粘膏樹恰似一個個腆著大肚的孕婦,因此許多外地遊客又把它稱為母親樹。粘膏樹是一種具有人性化的樹木,它始終離不開白褲瑤祖祖輩輩生息的土地,古往今來都是如此。
2001年,上海一個開發商來到廣西南丹縣裏湖鄉的白褲瑤村,以每棵1.5萬元買下了4棵粘膏樹,打算運至上海栽作風景樹,正當起運時被當地政府沒收。沒收後的4棵粘膏樹就地移栽在鄉政府附近的小廣場旁邊,雖然指定人經常護理,卻沒有一棵能成活下來。也在同年,南丹縣旅遊局搞了個旅遊開發區,又從白褲瑤村寨挖來了10多棵粘膏樹移栽到開發區內,結果全部枯死。為什麼這些粘膏樹一旦離開白褲瑤村寨就不能成活呢?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由於長期以來人與樹的和諧相處,所以在白褲瑤村寨周圍,一棵棵粘膏樹高大挺拔,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形成了白褲瑤山鄉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第三節 揭秘致幻植物
什麼叫“致幻植物”呢?簡單地說,就是指那些食後能使人或動物產生幻覺的植物。具體地講,就是指有些植物,因它的體內含有某種有毒成分,如裸頭草堿、四氫大麻醇等,當人或動物吃下這類植物後,可導致神經或血液中毒。中毒後的表現多種多樣:有的精神錯亂,有的情緒變化無常,有的頭腦中出現種種幻覺,常常把真的當成假的,把夢幻當成真實,從而做出許許多多不正常的行為。
有一種稱作墨西哥裸頭草的蘑菇,體內含有裸頭草堿,人誤食後肌肉鬆弛無力,瞳孔放大,不久就發生情緒紊亂,對周圍環境產生隔離的感覺,似乎進入了夢境,但從外表看起來仍像清醒的樣子,因此所作所為常常使人感到莫名其妙。
當人服用哈莫菌以後,服用者的眼裏就會產生奇特的幻覺,一切影像都被放大,一個普通人轉眼間變成了碩大無比的龐然大物。據說,貓誤食了這種菌,也會懾於老鼠忽然間變得碩大的身軀,而失去捕食老鼠的勇氣。這種現象在醫學上被稱為“視物顯大性幻覺症”。褐鱗灰產生的致幻作用則是另外一種情形。服用者麵前會出現種種畸形怪人:或者身體修長,或者麵目猙獰可怕。很快,服用者就會神誌不清、昏睡不醒。大孢斑褶的服用者會喪失時間觀念,麵前出現五彩幻覺,時而感到四周綠霧彌漫,令人天旋地轉;時而覺得身陷火海,奇光閃耀。
美國學者海姆,曾在墨西哥的古代瑪雅文明中發現有致幻蘑菇的記載。以後,人們在危地馬拉的瑪雅遺跡中又發掘到崇拜蘑菇的石雕。原來,早在三千多年前,生活在南美叢林裏的瑪雅人就對這種具有特殊致幻作用的蘑菇產生了充滿神秘感的崇敬心情,認為它是能將人的靈魂引向天堂、具有無邊法力的“聖物”,恭恭敬敬地尊稱它為“神之肉”。
國外有不少科學家相繼對有致幻作用的蘑菇進行過研究,他們發現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秘魯、印度、幾內亞、西伯利亞和歐洲等地有些少數民族在進行宗教儀典時,往往利用致幻蘑菇的“魅力”為宗教盛典增添神秘氣氛。應該引起注意的是,這種帶有濃厚迷信色彩的事情,在科學已很發達的今日仍被某些人利用,作為他們騙取人們錢財的一個幌子,這是非常可悲的!
除了蘑菇,大麻也有致幻作用。大麻是一種有用的纖維植物,但是在它體內含有四氫大麻醇,這是一種毒素,吃多了能使人血壓升高、全身震顫,逐漸進入夢幻狀態。再比如,在南京中山植物園溫室中有一種仙人掌植物,稱為烏羽飛,它的體內含有一種生物堿——“墨斯卡靈”,人吃後1~2小時便會進入夢幻狀態。通常表現為又哭又笑、喜怒無常。這種植物的原產地在南美洲。由於致幻植物引起的症狀和某些精神病患者的症狀頗為相似,藥物學家因此獲得新的啟示:如果利用致幻植物提取物給實驗動物人為地造成某種症狀,從而為研究精神病的病理、病因以及探索新的治療方法提供有效的數據,那將是莫大的收獲。
第四節 海藻用抗生素對抗微生物
海藻能利用自然生成的抗生素來保護自己不受某些病原體的侵襲。這一發現將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某些海藻、海綿和珊瑚能夠避免菌類和細菌的感染。佐治亞理工學院副教授朱莉婭·庫巴內克說:“海藻時刻與一些危險的微生物有接觸,它們顯然進化出一套化學防禦體係來幫助抵抗疾病。這些植物有一套很有效的防禦方法。”
當把一種叫匍扇藻的普通海藻中所含的一種抗菌化合物分離出來後,他們發現這種獨特化學物質的結構以前從來沒有見過。她的同事保羅·簡森說:“在對許多不同藻類植物的調查中,我們發現了抗微生物的活動。基於此,我們認為抗微生物的化學防禦係統可能要比過去所認為的更加普遍。匍扇藻可能隻是利用天然抗生素防止感染的許多物種中的一種。”
簡森設計出一種生物檢測方法,測量匍扇藻的抗微生物能力。他把采集來的海藻的生物提取物同菌類或細菌放在一起觀測樣本,看其中的微生物是否增長。在檢測的51份樣本中,46份表現出強力的抗菌活動。庫巴內克解釋說,樣本中微生物的生長被抑製表明,自然的抗微生物化合物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