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搜神記 118 端州(2 / 3)

城隍察言觀色,見蔡包笑容可鞠,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看來傳言未必可信,這位上司年紀如此年輕,並沒有傳說中那麼嚴厲啊。便道:“哦,啟稟上差,這個,說來,還真有一個小小的傳說呢。上差若有興趣,小神便向上差說道說道?”

蔡包點頭道:“好,說道說道。走,咱們也別在這裏了,過去看看。”

一行人來到大堂後麵,在必經之處有一個井眼,井口用一塊鐵板蓋住了,從旁邊能看出來,砌井的磚頭與尋常磚頭略有不同,顏色是黑色的。城隍道:“相傳,當年包孝肅公在端州任知府時,曾蓋妖怪於此井中,鄉裏有:‘包收盧放馬成湖’的民謠,說是太守遇盧姓則妖出,遇馬姓則井溢也。是以千百年來,都未曾有此二姓者為官此地。”

城隍之乎者也介紹一番,蔡包也算聽了明白了。就是這井裏鎮壓的有妖怪。他運目向井下觀看,黑洞洞的,並沒有什麼妖怪,又讓隨從中的古雕和朱小夭聞視,兩人也都搖頭。蔡包點頭,說道:“這裏真有妖怪嗎?你們可知道,裏麵鎮壓的是什麼妖怪?”

城隍和土地都真搖頭,城隍道:“這個......下官等實在不知。這都是口口相傳,並沒有人真敢去打開來看的。”看看蔡包似乎有些不信,直往井沿上看來看去,很有想要將鐵板掀開一看究竟的樣子,城隍和土地不由得汗就沁了出來。這是藝高人膽大,還是年少輕狂,無知者無畏啊?

不過蔡包終究還是沒有把那鐵板掀開,他想了想,說道:“包公日斷陽,夜斷陰,想來這裏應該有他判斷陰陽的古跡嘍?”

城隍道:“是,上差英明。旁邊的這座小樓,便是當年包公聽妖斷鬼之所。”

蔡包循指一看,是一座鍾鼓樓一般的古式建築,這樣的建築在古代恐怕能稱得上是高樓,在現代,也就隻能像城隍所說的一樣,是一座小樓了。“為什麼用磚石封起來,不讓人進?”

城隍道:“是。這裏號作‘烏台’,不可輕易開啟,打開隻怕有妖物作祟。”他見蔡包歪著頭不說話,知道他有些不信,便道:“傳說乾隆皇帝時候,有一個官員的廚師吃醉了酒後,膽大妄為,私自登樓,揭開屋頂的瓦片往裏麵偷窺,結果當時黑氣衝天,當晚就死了。沒幾天,連帶著他主人也發了瘋,將其妻妾都鞭打至死了......”城隍看蔡包越聽越搖頭,心中暗叫完蛋,自己說的這是什麼呀,這不明明是在激這個年輕小夥子嗎?唉,這下隻怕要完。

果然,剛才蔡包沒有掀開那井蓋,那是因為他早已看清楚井裏什麼都沒有,眼前這個卻是不同。他指著烏台道:“我看這井裏沒有妖怪,這烏台裏倒是有些古怪。來啊,將封閉門窗的磚石拆下,露出門戶,進去看看。”

這位少年上司根本不需要城隍和土地的意見,手下幾個虎背熊腰的壯漢“騰”地一躍而上,三下兩下就將磚石扒了一地,那戴著鬥笠麵紗的黑衣人伸手一砍,鐵鎖便應聲而落,回看落在地上的鎖子,竟然像是被刀削的一樣整齊,真不知那漢子是用手削的,還是手裏握有鋒利的匕首?

這戴鬥笠的當然就是蔡爭鳴了,他麵目猙獰可怖,以真麵目示人,恐怕會嚇著這些城隍、土地。他彎腰進入閣樓,不一會兒便走了出來,向蔡包道:“啟稟大人:裏麵有一高台,台中有三個土堆,呈品字形排列,有如小墳狀,三堆土中間有小樹一株,枝青葉綠,此外一無他物。大人是否需要探視?”

蔡包早已明了裏麵的狀況,搖頭道:“我就不看了。你們先下來吧。裏麵是何方神聖,隻怕很快就有分曉了。”

眾人聽他說得信心十足,都靜靜地看著閣樓上麵,但是過了半天,也不見有什麼動靜,大家越發疑惑,卻又不敢出聲置疑,隻有耐心等待。蔡包道:“樓門我已經拆了,你再不現身,我可叫人放火燒樓了啊?”

眾人隻見一陣灰氣緩緩升起,在閣樓前凝成一座蓮台,一個聲音緩緩說道:“你這個淘氣的家夥,怎麼敢來打擾我的清修?我好不容易找了這麼個清靜的地方,卻讓你給破壞了!”聲音像是女聲,有一種慈祥和微嗔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