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取梭’收好,李臻又翻出塊仙石抬手間拋向空中,隨後打出一道靈訣射於之上。霎時之間似是波紋蕩漾,前方於虛空之中浮現大片星圖。這卻是啟動傳送大陣的最後一步,將神識沉浸在星圖之中搜索到目的所在,確認無誤後李臻以神識為標在星圖之中留下印記……
地底傳來隱隱震動,高空之中浮於靈雲之上那十二麵黑色巨石霎時間將下方雲氣收盡,吃龐大靈力催動急速旋轉,周圍十二道仙石所留如線軌跡隨著巨石旋轉連成一片光影,正當中李臻似是承受極大威壓,眉宇之中透著無比凝重。體表所穿衣著已被巨石飛轉所帶起的罡風撕成齏粉,顯露出來的卻是一身翠綠道袍,正是前幾日李臻穿過的,看來也是件了不得的護身法寶。
巨石是星域傳送大陣運轉的中樞,此時旋轉越來越快,隱隱伴有風雷之聲,片刻之間似是運轉到極致,入眼所見不似剛才一片虛朦反而肉眼能分辨清楚,隻見十二麵巨大黑石竟然像是緩緩歸位一般風雷之聲更勝,可見轉速之急,恍若‘靜止’,正所謂物極必反,巨石轉的越快反而看上去到似慢下來,陣法運轉看上去速度每緩一分,李臻麵色便肅穆一成。嘴角緊閉成條直線,靜待巨石‘停止’那刻。
呼吸之間,巨石‘歸位’。陣法已是運轉到了極致,隻見李臻頭頂之上似是空間破碎,綢布一樣破開道口子,‘嗖’的將李臻吸了進去。下一秒李臻消失,空間裂口隨之複合,此處也風雷之聲消散、巨石複又歸於虛無,不見蹤跡。一切又恢複原狀、仿佛什麼也未發生……
神源星本身帶有六顆衛星,星球質量體積極大,若拿太陽係行星來比較的話則同木星相當,而重力相當於地球的二十倍左右,在普通修真者先天爐鼎所能承受範圍之內。神源星由於星體巨大礦產及其豐富,並且傳說曾有修神者於此地成神,自那之後本無名的星球變成了神源星,並逐漸演變成了修真界的聖地。也算是整個修真界標誌性的所在。可以這麼說,隻要踏上神源星就算進了修真界了。
在神源星的衛星當中有一顆便是星光級傳送大陣的陣眼。質量甚至比神源星本身都要大。但比起星域級傳送陣的陣眼還有所不足,重力不在一個層次之上。由於整個修真界所伸展的星域及其廣闊,相互走動便成了最大的問題,星路遙遠非普通修士所能承受,在百代之前修真界的前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便著手在各處修建小型傳送陣,一般也就是跨越一兩個星球的距離。而就是靠著這這樣的傳送陣,竟然形成了星際間的傳送網絡,密密麻麻遍布整個修真界所在,時至今日這樣的小傳送陣以成了常規的短途星際交通方法。而在曆代的建設傳承當中傳送陣更被修真界的前輩演化到了極致,十餘代的時間便推出了首個星際級,可以跨越恒星星係級別的‘星球傳送大陣’也就是現在的星光傳送大陣。隨之星係、星際與星域級的終極傳送大陣相續出現。至此帶動整個修真界達到前所未有的繁榮。
神源星衛星,星光級傳送陣的陣眼之上,由於星級傳送陣最低也需要元嬰後期修為才能經受的住空間撕扯之力,就算達到標準,但因星級傳送陣都需要仙石供給靈力運轉,按世俗界的話來講叫高消費。所以普通修真者家底不豐厚的就算合體期高手也有沒用過星級傳送陣的。主要是仙石太難得,非名門大派千年積累所不能。而這些家底不豐耗費不起仙石運轉星級大陣旅行的‘民間高手’,除非到每一百二十年一次的修真界大集會,接到背景深厚可代表一地的大派世家邀請,統一進行‘團送’方有機會體會‘星際’傳送的‘品質’。
而修真界大集會則跟地球的奧運會性質差不多,主辦方式也類似。最開始大集會的前身其實是各地修建傳送陣的大派世家相互聯絡交流所產生的小範圍圈內交流會,每次都由不同星域代表進行邀請。隨著傳送陣體係的建成與完善這小範圍的聚會也就逐漸演變成了如今波及整個修真界的大集會,但主辦方仍是當初那些主持建造傳送陣的大派世家。有能力參與建設傳送陣體係的無一不是千萬年傳承地名門大派。用俗話說都是幾十代的巨富積累,及是有錢的緊。
有些扯得遠,不過也算對整個修真界有了一個簡略的概述。
且說這‘陣眼星’之上,一圈怪石圍繞之中,突現道空間裂口,一個人影從中‘掉落’。本事倒置的人影靈巧地一個翻身,雙足落地,手中拿著一件器物。不是別人正是李臻。此時就見四周‘唰唰唰……’有數人聞聲趕來。能在此星行走的都是大門大派之人,相互基本都是相識。而有的則是特意等在此地接人。相識的見是李臻從中掉出,麵帶笑意拱手寒暄幾句,口中敬稱:“李仙人!”這確是抬舉叫法,以示情誼。不相熟的也是拱手見個禮反身離去,不失大派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