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消息(2 / 2)

... ...

外院的書房裏,野天將暗衛送過來的信箋遞給了辰逸雪。

辰逸雪在幾邊的軟榻上坐下來,靈動的指節飛快地展開信箋,裏頭是有關於通伯行蹤的調查。

暗衛手中有通伯的畫像,一路往帝都的方向追查,發現通伯在洛陽城停留過十數日,神神秘秘的跟幾個喬裝打扮過的男子接觸過幾次,隨後一行人並不曾一起上路,而是前後腳掩人耳目地離開了洛陽城。暗衛跟著通伯一路往帝都的方向追尋,通伯似有警覺,幾次將暗衛甩掉,暗衛也曉得是通伯起了防備之心,最後一次被甩開後,卻再沒能尋到蹤跡。暗衛在偌大的上京城暗訪了十來日,通伯就像是人間蒸發了似的。

此時暗衛不盡帶來了通伯的調查回執,還有上京城發生的一件特大事故。

英宗遇刺了。

因延陵府突發洪澇、陰山地龍翻身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輿論壓力,英宗在朝臣的提議下,往皇陵東郊祭拜天地宗社。

祭天典禮完成之後,在龍駕回宮的路上,遇伏被刺。

辰逸雪抓緊了信紙,薄唇抿得緊緊的,思緒飛快的旋轉著。

英宗被刺這件事,直覺告訴他,跟通伯有關聯......

通伯是憲宗舊部,他此番入京,趁著陰山和延陵府的天災大做文章,先是巨石傳聞,動搖民心,再是安排這一次刺殺,無一不是為了憲宗的複辟大業而準備著......

龍廷軒雖然是皇子爭奪戰之中的勝利者,可終究還沒有被英宗正式封為儲君太子,且他剛剛在朝中嶄露頭角,沒有深厚的根基,如何能與臨朝掌管了江山十年的憲宗相較?

英宗的皇位之尊是被臨時推上去的,本就不屬於他,且複辟黨一早就為了憲宗安排好了一出好戲,就是城郊的那一塊巨石天言。

“上皇憲宗乃是天下之父,陛下英宗是上皇之臣!”

英宗因不事上皇而被上蒼降下洪澇和地震以作警示,因而一旦英宗有什麼意外,在民心所向,複辟黨保駕護航的情況下,憲宗以天下之父的優勢再臨帝尊,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隻是到時候龍廷軒會同意麼?會甘心麼?

他苦心經營將太子鬥倒,將惠王鬥倒,難道最後竟是換來這樣的結局?

他如何能甘心?

皇權的誘惑能讓人失去理智,到時候上京城隻怕要再經曆一番變故了吧?

辰逸雪沉若千鈞地長吐了一口濁氣,他牽掛著遠在千裏之外的外祖父以及父親母親,在那個皇權傾軋的地方生活著,每天得過得有多麼的壓抑?

另一方麵,他也擔心通伯的身份一旦曝光後,會給辰府帶來不可預料的災難......

辰逸雪的脆弱和感性,從來都隻是一瞬。他收拾好情緒,吩咐野天研磨,鋪開宣紙後,提筆給蕙蘭郡主報喜。

他想借著金子有孕的事情,將父親母親接回仙居府,如若可能,他也想將端肅親王一並接了來,遠離是非之地。

辰逸雪將信箋寫好後交給了野天,野天自然知道該用什麼渠道去送信,施了禮後便退出了書房。

辰逸雪濃若點漆的眸子在那封被抓皺的密信上來回掃了幾眼,隨後將之付之一炬。

******

而此時的皇城內,氣氛亦是萬分的緊張壓抑。

英宗遇刺的消息被嚴防密鎖了下來,上京城當天有人傳出英宗被刺身亡的消息,整個上京城人心惶惶,連自家大門都不敢出,戰戰兢兢的呆在家裏等著第二日國之大喪的訃告。

蕙蘭郡主聽到消息的時候,一顆心幾乎要跳出了嗓子眼,她聯想到了那塊巨石所言,心中不由猜測這一出刺殺戲碼究竟是複辟黨派的手筆還是前幾日秘傳回京的有關於流放遼東意外被逃的蕭氏黨羽的手筆?

端肅親王不發一語,對外稱病不出,整個端肅親王府朱門緊閉。

可英宗遇刺後的第二天,朝廷出了告示了,英宗遇襲受了驚,但龍體無虞。

上京城的百姓們鬆了一口氣,可蕙蘭郡主卻是半信半疑,她一直都有暗中關注朝堂的事情,那天暗衛明確的告訴她,那些伏擊死士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為了取英宗性命,明黃色的龍攆轎簾上滿是殷紅色的噴濺血,英宗定然是被刺中的,隻是不知道傷情如何。

蕙蘭郡主隻能沉住氣,她私心裏是希望憲宗能複辟成功的,隻有還政於憲宗,雪哥兒的身世之謎才不會給辰府和端肅親王府惹來災難。

可現在局勢尚不明朗,真相究竟如何不得而知,蕙蘭郡主隻讓暗衛暗中打探消息,學端肅親王閉門謝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