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2章 提前一千多年的闖關東(1 / 2)

就這樣,張家老太爺眯縫著眼睛,給我們講了一段並不算遙遠的張家往事。

我這位老太爺的父親曾經在朝中做官,那時候的張家可真是風光無限。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老太爺的父親年邁後就帶著家人來到了登州,想著在這處僻靜的地方安度晚年。張家的宅院和田地也都是那個時候置下的。

那做官的祖爺爺隻有一對兒女,一個就是眼前的老太爺,另外一個就是老太爺的妹妹茹姑。古代人大多重男輕女,可是這位祖爺爺可是超級超前,大約是因為隻有一個女兒吧,那真是捧在手心兒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早早地就給女兒訂好了人家——確切地說,是早早地就有人盯上了茹姑,祖爺爺那時候做官,眼裏自然目空一切,他能挑上的人家自然不會差。

之所以辭官以後要到這個偏僻的登州來,就是因為茹姑的夫家搬到這兒來了。這位祖爺爺在世的時候,茹姑在夫家的日子過得還算相當不錯的。可惜好景不長,祖爺爺撒手西去後,老太爺屢屢科舉落地,沒能入朝為官,如此坐吃山空,再多的家底兒也不夠揮霍。而且,這位老太爺,說好聽的,叫做性情中人,說不好聽的,那就是浪蕩公子,經常喜歡在百花從中晃悠。剛開始我敲門的時候,之所以被張家夫人當做牡丹一頓猛打,也跟老太爺這段風流史有關。

話分兩頭說,老爺子這邊過得那叫一個滋潤,而茹姑那邊因為娘家實力有些敗落,所以就被婆婆頻頻刁難。再加上嫁過去那麼多年,也沒能生下個一兒半女,每天除了人身攻擊,還有言語侮辱,讓茹姑痛苦不堪。

日子久了,茹姑也就生無可戀了,用一根草繩子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個消息傳到張家,讓一直留戀溫柔鄉的老爺子徹底震驚了。自己一直過得舒服,從來沒有想過去關心已經嫁出去的妹妹的疾苦。

老爺子羞愧難當,說什麼也要幫妹妹出這口惡氣。他帶著張家的人趕到茹姑夫家宋家的時候,宋家竟然連口好棺材都沒有給茹姑做,隻用一個草席子裹了了事。

宋家的婆婆既然能把兒媳婦活活地逼死,自然不是一個好惹的角色。和潑婦沒有什麼道理可講,張家也沒有可以和這種潑婦相匹敵的無賴人。臨走的時候,老爺子揚言要到濟南府去告狀,一定要為妹妹討這個公道。

宋家也是當地的大戶,一聽張家老爺子這麼說,馬上先下手為強,派當家人騎著快馬先去濟南府送了銀兩。

張家得知消息,知道已經失了先機,隻好變賣了一部分房產,多湊出一些銀子,騎著一頭小毛驢哼哧哼哧地往濟南府運銀子。好在張家送的銀子比宋家送的銀子多,官府最終還是判了張家的勝訴,差遣官員打了宋家潑婦五十大板。

從那兒以後,張家的錢財所剩無幾,也和宋家結下了梁子,全靠當時祖爺爺活著時置辦的那些田產度日。所幸經過這件事情以後,張家老太爺懂事了,再也沒有出去胡鬧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