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是時,天下兩分,北燕、南陳以長水為界,各踞南北。
陳初為泱泱大國,擁中土二十四州,陳帝義寧四年冬,北方異族剌拉叩關,陷帝京長安,陳帝率宗室南渡,遷都金陵。
燕室起於陰山之南,彈丸之地,本為大陳屬國。及至陳室南渡,剌拉奪得北地,燕氏束楚皇帝開城投降,被封為平南王。後與其子密謀,行反複之事,逐剌拉於函穀,受封禪於長安。十月,因康孫一族戰時曾助剌拉,燕帝登位後下令屠城,康孫國破。次年年末,燕帝薨,傳位其子歲寒。新皇擅合縱連橫事,整飭諸侯,收服北地,世人稱之北燕。
——《南北朝燕史》
+++++++
直到許多年後,齊萱有時閉上眼,便會突然想起那晚的事。隔著歲月的薄暮,也能看見燎天的火光,她持一把秋水痕,抬眼看他。那一聲聲天明鼓聲,奪人心魄地,一下下敲進心裏。
那時她還年輕,肌膚似綢,眼神嫵媚如春水,還能穿海棠色——那種嬌豔到極致的顏色。她還記得那條襦裙,海棠紅色,邊緣處繡上了細小如真的桃花,走動起來,便是一裙流光。現在想想,當時真是年輕得可怕。
第一章幾時東風惡
燕曆懷元三年春,離南陳大將蕭唯初次攻城時已相隔整整四個月,而燕皇據高牆苦守,兩軍僵持於淮城。
城內恭安坊,一間灰白瓦屋。枯藤緣牆攀爬開來,天邊幾隻昏鴉,撲騰騰飛過,隻聒噪了兩聲,便沒了影。門扉半開,透出屋內燭影幢幢。再進去,便看見一名錦衣女子正坐在低榻上,長裙曳地,姿態風流,隻是頭上戴了帷帽,紗簾直垂至頸,看不清楚相貌。紗簾微動,她仿佛輕哧了聲,轉向倚靠在門前的男人,慢聲說道:“蕭將軍,南陳今日盛行這種打扮麼?”
被喚作蕭將軍的先自笑了,他雖身形高大,可卻瘸了一條腿,搖搖晃晃地撐在拐上,佝僂著身,一張臉上布滿塵灰。
“如今北地滿城餓殍,不做這種打扮,蕭某怎麼進得了城,安妃,你說呢。”
蕭唯眯起眼來玩味地打量著她。雖然看不到容貌,但這安妃一舉一動柔媚動人,讓人不由猜測紗巾下又是怎樣一副傾國傾城的容貌。畢竟,燕皇燕歲寒對安妃的寵愛早已成為市坊間口口相傳的佳話,他不止一次聽說,燕歲寒對她,三年恩寵如一日。
如今,她卻要獻出這座城來。
隻聽那女子輕聲一笑,說:“將軍說得極是,將軍今日肯進城,我便也知道了將軍的誠意。”
“那我也想看看安妃的誠意,”蕭唯笑著抬起頭來,將拐杖倚著牆立在一邊,直起身來,卻是長身玉立,滿身汙垢也掩不住的神色瀟灑,“我聽說安妃受寵極深,可又聽說你願意讓出這個淮城,這在蕭某看來,才是真真奇怪的事。”
她搖頭笑說:“世上奇怪的事情向來很多,不差我這一件,蕭將軍既然來了,何不坐下來聊聊正事。”說罷她站起身來,從廣袖中抽出一封素箋,遞與他。
他打開略略看了一眼,便問道:“安妃有幾分把握。”
她微微一笑,說道:“人說蕭將軍是個大膽的,沒想到竟是騙我的了。”
如今天下兩分,南陳與北燕。追溯起源頭來,卻要算到十年前北方異族剌拉攻破大陳朝,陳皇室南渡,其屬國國君燕氏亦開城投敵。然剌拉根基未穩,燕氏蟄伏數年之後起而叛之,滅剌拉屬國康孫,又逐剌拉於關外,遂成北燕。燕國束楚皇帝死後,其子燕歲寒即位,合縱連橫,勢力也漸漸擴展至長水以北,與南陳隔江峙之。而這兵家必爭之地,便是江北岸的淮城。
去年臘月,蕭唯便已渡過長水,來攻淮城,奈何淮城城固,燕皇還在江北諸處設置糧草據點,故一直久攻不下。誰知半個月之前,城中一吳姓郎中突然來到他大營之中,獻伐敵之計,並呈燕軍儲糧重地烏渡的輿圖,蕭唯采納了他的計策,於夜襲擊烏渡,居然一次成功。回來後細問吳郎中,方知其背後之人乃是燕歲寒寵妃安妃。再深探問,方有今日之約。
蕭唯搖了搖頭,朗聲道:“若我是個膽小的,今日就不會進得城來了。”他將手中素箋撕成兩半,到桌邊微一傾身擎了燈燭,灼了紙箋。
他說:“既然安妃有此打算,那麼蕭唯願意奉陪,賭上這一局。”
她抬起頭來,笑容藏在銀紅色的紗簾後:“這隻會是個好交易,將軍,我要那個人的命,你要這座城。將軍隻要回去等我的消息,到時自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