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曆史,可先從遠古神話時代談起。盤古開天辟地的故事,最早見於《三五曆紀》,作者是三國時代吳國的徐整。它的真實性就像聖經中的創世紀,明顯的想象產物。
而此後的三皇五帝的形象,一般都是半獸半人的,因此,那個時代可稱為半獸人時代。
由《呂氏春秋》隆重推出的三皇組合,顧名思義,共有三名成員,最通行的說法是伏羲、女媧、神農。此組合陣容強大,粉絲眾多,在中國曆史上更是拿獎拿到手軟。
伏羲,三皇之首,是遠古華胥部落和大風部落的愛情結晶。他的老爸名叫雷祖,聽這名字就叫人發顫,而他的職務更牛,是大風部落的酋長。因此伏羲命很好,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以後子承父業,帶領華胥部落和大風部落,取代了沒落的燧人部落,並就任伏羲部落的首任大酋長,政治所在地為陳(今河南淮陽縣)。
史書中的伏羲堪稱偉大發明家,曆史歸功於他的發明主要有六件。1、發明網捕魚捕獵。2、發明了用火烹飪。。3、發明原始傳統樂器——瑟。4、發明了原始契約合同——契。5、首創八卦。6、製定婚嫁之禮。
據《伏羲氏皇策辭》記載,伏羲繼承老爸職位,是在他32歲時,又有史書記載,伏羲在位164年才去世,由此可以推測伏羲享年196歲,真正的半仙之體。這確實讓人難以置信,即使那時環境純天然,沒有霧霾,人也很難活得那麼久。不過,神話便是如此,信不信由你。其實,信了,才更有趣。
在中國曆史上,伏羲功績巨大,不僅被列為三皇之首,而且被稱為人祖。而據史載,伏羲部落是以“龍”為其“圖騰”標誌的,也正是由伏羲始,中華民族又被稱之謂龍的民族,所有炎黃子孫,皆稱自己為龍的傳人。
伏羲死後,他的妹妹兼妻子女媧繼任,遠古時代社會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群婚或亂婚,兄妹之間成婚也就不足為怪了。
而關於女媧兄妹成婚之事,《獨異誌》中則有記載,這又是一個關於人類繁衍的傳說:據說華胥部落的成員在一次大水災中,遭受了滅頂之災,隻有伏羲和女媧兩兄妹,因為坐在葫蘆裏,被漂到了藍田臨潼交接的一座山上,才幸免遇難。他們相依為命,為了人類的繁衍,兩人商議結為夫妻,又覺得羞恥,於是把自己的命運托付給上天,決定用占卜的方式來決定,他們各自點起了篝火,立下誓言,說:“上天如果不讓人類絕跡,要讓我兄妹二人結為夫妻,就讓兩堆火的煙合為一股吧;若不同意我們結為夫妻,就讓兩堆火的煙分開吧。”兩股濃雲迅速糾纏在一起。於是兩人結為夫妻。
這原是洪水遺民再造人類的神話,情形酷似《聖經》中的“諾亞方舟”故事,流傳於西南苗、瑤等少數民族中,而《山海經》也有記載:西南有巴國。大皞(太昊伏羲)生鹹鳥,鹹鳥生乘釐,乘釐生後照,後照是始為巴人。即伏羲的曾孫後照為巴國人的始祖,可見伏羲兄妹似乎更應屬苗瑤等少數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