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密印(1 / 2)

蓮花台金光閃閃。

中央托著的那顆黑檀佛珠如黑色蓮籽,冒出淡淡的輕煙。

那是黑檀在消融麼?

“能生義,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物,喻能生一切善法。”

黑檀消去,悉數化作輕煙,凝結成如此一段莫名的經義。而黑檀去盡現出奪目金光,那枚舍利如含苞待放的蓮蕊,紮根於蓮花台,又受蓮花台滋養,悄然間綻放。

每片花瓣熠熠生輝,閃發著光芒,直至蓮花怒放時,不覺間蓮花台又增加了一重。

蓮花台吸進黑檀凝結的經義,爾後光芒消失。

玄天聰靜靜地旁觀這一切,但聲、色、音諸觸覺、視覺、嗅覺等隨之而動,以其橙境的七魄去細細感受、細細體味,哪怕細微的差別和變化都能感受到。

對於那廖廖數句的經文奧義,並不像《碧樾訣》那樣直接明了,玄天聰一時無法領悟,但至少還將那句真言記牢。

在玄天聰靜觀蓮花台變化的時候,蝶姬已走了,仿佛未曾出現過一般,而那柄銀雪劍在玄天聰逗留的些許時間內,已變成一段黑鐵。

幽藍蛛絲的毒性竟如此剛烈!

此毒能將中品法器淬成這樣,那對於尋常修者的軀體更不在話下,因為青境之下魂修的軀體絕對不可能與中品法器相提並論。玄天聰暗暗慶幸同時,並未快速離開這個險地。

既是答應,本不必拖拖拉拉,這不是玄天聰的行事風格。

蝶姬沒有說出何時去蝶園,從她所下的賭注來看,此去蝶園必是緊要萬分,或說前路凶險。

玄天聰需要有所準備。

佛珠、舍利能憑借其能,對“天羅地網”法陣視而不見,說明非一般法器所能做到的,玄天聰懷著驚奇,開始認真地審慎起舍利蘊含的經文。

唵,缽囉末鄰陀寧,娑婆訶!

本已沉寂不顯的蓮花台轉動了起來,散射出金芒,看似無序,實乃凝結成一副手形的圖案,那是結手印!

略有耳聞密宗有不傳之秘,借助真言、手印可發揮不可思議的大用。密宗說有三密--口密、身密、意密,而結手印正屬於身密。按密宗據言,三密作用極為微細甚深,非思惟所及,連十地菩薩也不能完全了知。

印形亦有二種,謂有形、無形也。形即是青、黃、赤、白等色,方、圓、三角等形,屈、伸、坐、立及所住處之類也,印謂所執印即刀、輪、羂索、金剛杵之類也。初心別緣而觀,謂先觀畫尊等。約此而觀名為有形。後漸淳純,又以加持力故自然而現,與心相應。爾時此本尊但從心現,不別外緣,故雲無形也。

玄天聰卻覺,此手印與布置法陣的手訣大同小異,而口密相當於刻符的祝詞,至於意密則還未可知。

此印隨真言、應經義,義者能生勇,勇者即無畏,在佛經唱謁數年的熏陶下,玄天聰有一絲明悟,那結手印便是無畏輪印?

當十指手指按圖結成時,蓮花台愈加閃亮,發出令玄天聰駭然的力量,順著雙臂流向結手印中。玄天聰順勢向前推出,聽到波地一聲,麵前三尺遠的一顆小鬆被炸個粉碎,鬆針、樹皮橫飛。

威力,比起毒箭蛙聚氣為箭的術法大上太多,但玄天聰並不得色。

無畏輪印頗耗心神,且不能中斷,而產生威力來自蓮花台,若沒有完全融合蓮花台,根本無法隨即隨用。而完全融合蓮花台談何容易,單那些浩瀚的佛經,便足夠人一生遨遊其間而窺不到門徑。

或許此無畏輪印隻能在保命的時刻使用。

稍做修整一日,玄天聰又把主意轉到景陽宗禦劍術上。

景陽宗對於驅物禦劍另有一番竅門。認為黃境之下的魂修不可驅物,比作小童不能挑百擔是因力所不可及,以魂之能驅米黍之粒尚覺困難,何況飛劍乎?故勤修魂力才為根本...以體用劍,為馭劍,或可離體不過丈餘;以魂引劍,為禦劍,可至裏許;人力有窮盡,然溝天地之功,借日月星辰之力,可覆千裏矣。

但玄天聰並非景陽宗內墨守成規之修,見識了毒箭蛙、霧妖、人魚等族初級術法,兼修《七情訣》,在此琢磨了近月時間,將原有的音刺之術結合景陽宮禦劍訣,掌握得小有火候。

利用碧簫吹出的玄音刺,威能更勝一籌,嚐以音對沉河的河麵,可見一條條細微的水波痕,當玄天聰將水波痕的數量控製於十餘道內,已經算傾盡全力。但數量越少,散聚而成的玄音威能越大。

蝶姬曾悄悄近前觀看,對玄天聰沒有立刻動身去蝶園並未出聲敦促,反是靜觀後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