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聞道,夕死可矣。Ww W COM
6清河當年勸魚蓑子改過自新時用的正是這句話,於是魚蓑子由一位浪蕩遊俠兒,成為了仗劍涯的絕世劍客。
然而,也是這句話,成為了魚蓑子的絕響。
終其一生,魚蓑子如他的劍一般,為世人留下了太多故事。
他不是四大派弟子,也非青丘居士傳人,更不如衣不流行對劍癡狂,但他卻用劍走出自己的精彩。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他的劍成與情,也歸於情。
太多人的劍是冷的,而他,讓寒如秋水的劍也有了溫情。
蘇幕遮甚至想,蘇詞若泉下有知,知有如此知己,會浮一大白吧。
……
魚蓑子身死乃大事,轉眼之間即傳遍江湖,也轟動了聚在長江口的江湖客。
自藥王穀請出“虎撐令”來,長江口就聚集了許多特意趕來赴鳴蜩月之約的江湖客。
許多人是來看熱鬧的,也有一些人是受過藥王穀恩惠,真心實意想助藥王穀一臂之力。
當然,來的最多的是藥王穀的弟子。而最被人們所熟悉的,莫過於柳樹皮。
江湖人常,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江湖的地方必有柳樹皮。
這句話其實不對,應該是江湖有生意的地方必有柳樹皮。
凡有江湖上流言,諸如青丘居士埋骨之地,越國寶藏等等,引起江湖客群而聚之的,必有柳樹皮的酒肆設在路旁。
而江湖紛爭,儒林盛會,衣不流行又與旁人比劍的盛會也必然少不了柳樹皮的身影。
慢慢的,江湖客現,在這些流言與盛會中,旁人或兩敗俱傷,或看熱鬧勞民傷財,唯有柳樹皮賺的是盆滿缽滿。
久而久之,有些人不免略有微詞,但這是**裸的嫉妒罷了。
若真有江湖盛事,而柳樹皮沒來得及趕來,江湖客反而覺的不盡興。
原因無他,柳樹皮的釀的酒實在是太柔潤,太細膩,太醇厚,太讓人回味悠長了。
不知有多少江湖客,因柳樹皮的酒而成為知己。也不知有多少江湖客,因柳樹皮的酒而成為醉鬼。
這一點,看在蘇幕遮麵前提起柳樹皮,他就恨得咬牙直響,便可知一二了。
柳樹皮還有一絕,即做狗肉,他的狗肉鹵的極爛,肉質清香,入口即化,深得一些人的喜歡。
柳樹皮自詡為江湖人,但江湖客從來不這麼認為,因為以柳樹皮三腳貓的功夫,隨便一個練家子便能將他打趴下。
他夫人柳二嫂倒勉強算高手。
一把斧頭在她手中耍的出神入化,宛若剔骨刀,庖丁解牛刀,一頭牛一刻鍾即可剩下森森白骨,不留一絲碎肉。
酒肆內牛肉全是出自她的斧頭。那斧頭切的牛肉極薄,若紙厚,放在燈光下,光影可現,是以又被江湖客稱為燈影牛肉,與柳樹皮的酒和狗肉並稱為柳樹皮酒肆三絕。
柳二嫂長的虎背熊腰,話沉穩有力,吼起來時酒肆的茅棚也有顫三顫,宛若虎嘯山林。
但令人奇怪的是,柳樹皮將柳二嫂製的是服服帖帖的。
有人為此問過柳二嫂,柳二嫂笑答:“他父親是個英雄,他也是個英雄,我敬佩他。”
英雄?許多人聞言不禁大笑,不信,不屑之意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