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塞外烽煙(1 / 2)

公元756年夏,安史之亂的第二年。

茫茫隔壁,大漠孤煙。一匹渾身染滿風沙的汗血馬,在官道上飛奔。馬鞍橋上伏坐一人,約二十上下,身高七尺,身披都尉鎧甲,滿麵塵土,頭發幹枯,嘴角起泡。

十五日前,大唐安西都護府

報:都護大人,斥候急報!都護耿彪令:拿上來!耿彪覽閱。大驚!傳令:擂鼓聚將!三通鼓之後,都護府大堂,數員偏將帶領十餘員校尉悉數到達。

大唐安西都護府耿彪端坐在帥位,左右分列掌印掌旗二校尉。這兩小夥,精神抖擻。耿彪上垂手這位名喚楊毅,善使大刀。小夥年紀雖小,卻自幼關西大刀善背通為師,深得善大俠真傳。下垂手這位名喚婁帆,乃關西樓蘭山莊大莊主婁虛的掌上獨子。婁帆自幼跟隨二叔婁空習武,善使長槍和寶劍。三百年來,樓蘭山莊以劍術名震關西,名家輩出。近百年來,又以婁空婁二爺劍術造詣最高,掌中一柄“縷彩虹”不知削掉多少英雄好漢的兵刃。

再看中間坐在帥位上的耿彪,四十上下,高鼻梁,寬額骨,麵如紅棗,聲如洪鍾,五縷花白髯飄在胸前。耿彪說道:“各位:自關內兵暴開始,我等受命鎮守關外,至今無事。日前,得到斥候急報,西域突厥烏蘇米施可汗的六皇子白眉王,親率六萬精銳突厥騎兵,試圖從西麵突襲關外。我都護府作為守衛西域的常備兵力,必然首當其衝。

如今強敵進犯,我等須殺敵報國。”

遊擊將軍何在?

堂下一人出班答道:末將在!

令你率領本部人馬並指揮所有斥候,負責打探敵方動向,可乘機偷襲敵方後方。

得令!

輕騎將軍,我令你派出精騎沿途巡邏警戒!其餘眾位各自回去整軍備戰!

三日後,斥候報告:遊擊將軍並麾下三千騎兵被突厥騎兵包圍,血戰一日,已經全部殉國了。

耿彪大駭!

當夜,耿彪招掌印掌旗二校尉密探。

耿彪言:“二位,遊擊已經殉國了,說說對眼下的看法吧。”

楊毅答道:“稟將軍,末將以為,突厥騎兵進展很快,能夠很快和發現遊擊將軍的馬隊,想必有名將坐鎮。但是,激戰一日才解決戰鬥,參戰的想必不是突厥最為精銳的騎兵。而首戰至關重要,敵方統帥斷不敢大意,想必這股敵人沒有精銳騎兵。”

耿彪答道:“嗯,名將配弱旅。婁帆,你說說。”

婁帆答道:“將軍,誠如楊兄所言,這支突厥軍隊的統帥深諳用兵之道,但所帶的騎兵卻絕非精銳。這一點,敵將肯定很清楚,這樣的軍隊與我都護府作戰,必然耗費時日。而突厥此次是突襲,必然要求速戰。所以,末將以為,敵軍可能不會直接進攻我都護府,而會去突襲戰略要地九原。那裏的守將隻有一千弱旅。隻要拿下九原,我軍就被切斷了退路;同時敵人也拿到進入關中的鑰匙了。”

耿彪大喜:“不錯,這也是本將最為擔心的問題。楊毅、婁帆聽命:你二人迅速攜本將書信去九原報信,務必趕在敵人之前!”

都護府後堂。

耿彪夫人說得:“將軍回來了。二位小將表現如何?”

耿彪言:“夫人說的對。那兩個小子都是青年才俊,深諳軍旅之事。尤其那婁帆,更是道破敵軍下一步將突襲九原。假以時日,必是一代名將。”

夫人奇道:“既然二位小將如此了得,那為何將軍不留在自己身邊,反而派出送信了?”

耿彪答道:“正因為是青年才俊,才不能讓他們與一萬守軍一起血染沙場。本督與都護府共存亡,那是職責之事。而二位小將,卻是我大唐將來收複西域的關鍵人物。本督不能守住西域,但也要為收複西域留下火種。”

話音剛落,隻見夫人低頭默然。

西域,大漠。

傍晚,一隊騎兵緩緩前行,將士大多掛彩,想必剛經過一場惡戰。前方,三五騎飛奔而來,離十步遠時,領頭的快速翻身下馬跪倒。

“報六皇子,將軍急報!”

隻見六皇子展開書信,覽畢。略微思索,開口說道:“傳令,就地紮營,各隊千夫長前來議事。”說吧,右手一招。有十餘人離開隊伍,帶著送信的那幾人去休息了。

六皇子白眉王大帳。

高朋滿座,眾人一邊飲酒,一邊談論剛剛經曆的戰事,雖然是一場血戰,但在場的眾人還是一臉輕鬆的談論著,時而陣陣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