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七章 第37件事:“雞肋保單”,退掉還是保留(1 / 2)

現在很多人家裏都有不隻一份保險保單。人們已經習慣選擇購買保險作為一種保障和理財的手段,保險一方麵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麵也提供了一種合理支配金錢的渠道。但是也不排除一些消費者購買了不適合自己的保險,比如有許多保單屬於“人情單”,礙於朋友的關係隨便買一份湊數,還有一些是禁不住保險推銷員的軟磨硬泡才購買的。這些保單到後來甚至被投保人遺忘,時間久了,這些“雞肋保單”不但達不到保障和理財的效果,甚至還會適得其反,增加投保人的經濟負擔,那麼,對於這些“雞肋保單”又該如何處理呢?

典型案例

7年前,家住重慶的韓小姐在一位好朋友的推薦下,購買了當地某保險公司一款人身保險,該產品是一款定期壽險,保額是20萬,繳費年限是20年。

由於7年前,韓小姐剛工作不久,收入很有限,除去正常的吃飯、租房外,所剩的錢也不多,所以她隻好選擇了這款保障範圍比較窄並且保額也不高的保險,比較適合自己當時的情況。

不過現在,韓小姐已經累計了7年的工作經驗,並且也逐漸步入了工作的上升通道,3年前,韓小姐還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了一個女兒。

現在,比起7年前的自己,韓小姐的收入明顯提高了很多,但她身上的責任和壓力也重了。這時候,韓小姐意識到保障型保險的重要性,她覺得自己現在的保險單保障力度遠遠不夠,已不適合自己目前的經濟情況,但是自己已經繳納了7年的保費,如果現在退掉再重新投保,韓小姐又覺得得不償失,她究竟該如何處理現在的“雞肋保單”呢?

你不知道的內幕

據調查,由於人們對保險缺乏足夠的認識,有些保單花了很多錢卻並不符合家庭的需求,被推銷員誤導而購買的保險很多都屬於“雞肋保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手中的保單雖多,卻顯得過於雜亂,從而弱化了保險的保障功能,那麼這類保單該如何處理呢?現在我們就來詳細分析一下。

第一類“雞肋保單”的情況:保額偏低,保障功能也無法滿足需求

當前,很多人都把重大疾病保險作為自己購買保險的首選險種之一。目前重大疾病的治療費用少則七八萬,多則十幾萬甚至更高,因此,對普通消費者來講,購買10萬-20萬元的保額比較合適,因為低於10萬元的保險保障功能太弱,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保障作用。

第二類“雞肋保單”的情況:投保人重複投保

一定要注意,重複投保並非多得保費。現在很多投保人都覺得多買一份保險就會多一分保障。比如壽險,隻要投保人願意多付保險費,就可買到更高額度的保障。在他們看來,在不同的保險公司購買同一類保險,一旦出險後就能獲得超額賠付,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在人身保險中的一些費用報銷型醫療險,如普通住院醫療保險、意外醫療保險等,雖然可以在多家保險公司購買,但一旦出險後,理賠的總額卻隻能在實際產生的費用額度以內,並不能獲得超額的賠付。舉例來說,如果被保險人某次住院醫療費花了一萬元,雖然他在兩家保險公司分別購買了保額為一萬元的普通住院醫療保險,但他所能獲得的補償金額最高也就是一萬元,並不能獲得超額賠付。對於重複購買的保險如果退保,比如兩份費用報銷型保險年限不足5年,退保損失就會比較大。

第三類“雞肋保單”的情況:將投保當成了投資

投資型的保險主要分為分紅險、萬能險和投連險三大類。其中雖然分紅險、萬能險承諾了保底收益,但也不是包賺不賠的,因為投保人需事先承擔一定的手續費支出,並且手續費在頭幾年的扣除比例也很高。因此,購買投資型的保險最好還是做好長期投資的準備,這樣收益才有保證。投保人最好能在對所購險種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和家人的需求購買,切忌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