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廷嶽對兩個妹妹都不怎麼親熱,對兩個妹夫又能了解到哪裏去。陳舉人是自有意向,潘妹夫,則是戚廷嶽看準了他在潘家的難處。
像潘家這樣的,子弟不出眾,在族裏根本沒有嶄露頭角的機會,也就沒有分得好資源的競爭力,而群居族人眾多,就是平日裏的迎來送往,隨禮有時都能隨得一家人捉襟見肘。
大部分人是破罐子破摔,但是也有人是想另尋出路。戚廷嶽算是南山侯府裏另尋出路的最好的例子。或許就是因為他這個活生生的例子,所以觸動了兩個妹夫。
到五月底的時候,戚廷嶸和戚廷岍兩邊已經就離開尚京做了許多的籌備了,跟嚴氏攤牌的時候,嚴氏有些驚訝,不過並沒有阻攔,問了問他們離開尚京有些什麼打算,落腳的地方,盤纏花用夠不夠,一樣樣嚴氏問來,她們姐妹倆都有實話告知,嚴氏的擔心也就放下了許多。
都說兒大不由娘,這出了嫁的孫女更由不得娘家了。嚴氏有些失落的讓眠春包了兩份一樣的紅包,各是二百兩的銀票。讓先準備著,等走的日子定了,叫兩個姑爺再來家裏吃頓飯,這些心意到時候隨上就行。
周朦朧就也準備了兩個紅包,她當然不能越過了嚴氏,一人包了一百兩。另外拿了些成色不等的衣料,往後他們小夫妻在別處落了腳,有跟別人家走動的時候,這些衣料也能派上用處。從小歡顏在她肚子裏開始,就一直是兩個害羞膽小的小姑給她的孩子們一針一線的做各種小衣裳,這時候,也終於有能好好幫她們一回的時候了。
兩姐妹倆都要離開尚京,索性選的日子也是同一天,選的六月十六出門,出門和歸家,一般都講究個七不出八不歸,十六的日子也象征著順順當當,嚴氏就迎了他們十五回侯府來作客。
本來還有一點點離情別緒的,雖然是兩個庶女,但是這幾年,她們倆默默在嚴氏身邊盡的孝心還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剛好在頭一天,六月十四,戚廷嶽升職的公文下來了。直接是從三品的遊擊將軍,領禦前帶刀侍衛長一職。
這是在朝議上直接宣布的。六月初的時候,和戚廷嶽一道回尚京述職的四郡知府和衛鎮撫都領了封賞回任,雖然沒有升遷,但是有此嘉獎,下一次例行政績考核的時候,誰還能不給個優,動動位置的時候,肯定隻有上沒有下的。戚廷嶽的任職變動一直拖了半個月才下來,沒下來之前也沒有讓他隨大流回衛所的旨意,留在尚京已經是無需宣告的了。
十五與其說是迎即將離開尚京的女兒女婿回娘家,更像是給戚廷嶽慶功的。嚴氏一直笑得合不攏嘴,一句話都跟戚義安來來回回說了三四遍,“嶽哥兒往後可是三品大員了!”
不說滿尚京大小官吏一大把,世家大族瞧得上眼的官員,也得三品往上才夠格兒,戚廷嶽如今是實打實的三品大員不假了。
戚義安也高興得眉梢眼角都是喜意,“三品大員?禦前帶刀侍衛長那還是從二品的職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