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鴻鈞合天道,天道為何?(1 / 2)

老子一成聖,自號太上老君。

人族自眾神現身,老子立教後,也不再停留青丘山附近不出了。五百年的安穩歲月,對於擅長生育的人族來說,是一個發展的黃金時期。生多死少,又有青丘山庇佑,人族居然在五百年歲月裏,積蓄不下千萬眾。隨後分部落,齊齊散去,專找巫妖二族勢力空白之地,大興部族,人族大勢開始向整個洪荒蔓延。洪荒世界,隱隱有了三大主角,日後爭鬥似乎已經注定了。

此次老子立教成聖之事,猶如一把偌大的湯勺,在洪荒世界裏攪了一下,引起了巨大的波動。鴻鈞門下其他沒有得聖位的人,本來還帶著點僥幸的心理,認為得了聖位不一定就能成聖,努力修煉的話,自己終究也會有機會。可如今先是女媧應了功德成聖,接著老子成聖,而且更有傳言,

對於幾位得了聖位的大神來說,老子的所作所為無疑為他們指明了一個前進的方向。

西方二人率先扯起了大旗,宣稱以大慈悲,大毅力建立那西方極樂世界。許諾信得西方極樂者,皆有大善果。所謂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隻要心中有佛,隨處都是極樂,二人亦自稱佛祖二聖。鴻鈞門下,梵門,佛家一脈,終於成了。成聖之日,在那東西方交界處,兩人念經誦佛之音綿綿三月不絕,不少人受了梵音中描述的西方極樂的影響,口呼阿彌駝佛,徑直入了那西方佛教去了。或做釋門沙僧,或作比丘僧侶,日日口念慈悲,不誦黃庭,不拜鴻鈞。

三清剩下的元始與通天二人,也照樣畫葫蘆,一立闡教,一立截教。一號元始天尊,一號通天教主。兩人雖同屬三清,但所立大教卻是大有差異,立教的道法根本也是大有不同。

通天之道,主張有教無類,天道之下,眾生無差。凡有心向道者,即是有緣。如若授以鴻鈞大道,他日成就必定斐然。他的看法是成道關鍵在於是否有向道之心。

元始之道,主張資質出身,混沌開辟,各種生靈既有三六九等之分,非是天賦異稟或是靈根得道,天生地養,不得入元始門下。這裏顯然就不包括那些妖族之類,所謂妖族皆是毛羽鱗鬣,花木蟲魚,飛禽走獸之輩,怎能入得元始法眼。

通天與元始之爭也就始於此處了。兩人同屬三清,盤古元神所化,皆是好麵皮,重道統之輩。更有爭議的是,兩人皆以為對方是錯的,倒是埋下了若幹禍根,日後道統之爭,教義之爭,聖人麵皮之爭,怎能避免。世間之事,越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越看重麵皮與自己的主張。當然這也隻是洪荒眾人自己的看法

鴻鈞門下,欽點七聖,此時卻是已然六人成聖,楊軒雖然不是聖人卻強過聖人,也算是一位聖人。天道之數,當有聖位九,鴻鈞門下七聖全出,所餘不過兩者之數。洪荒眾人羨慕嫉妒之餘,大受刺激,卻是把貪婪的目光轉向最後兩位,怕是一有消息,就會掀起洪荒巨鬥。聖位之爭,倒也簡單。如果沒人吃過螃蟹,那麼螃蟹就僅隻是一堆會爬動的殼狀物,但一旦有了第一個人吃了,大家就會都覺得那是美味了。潮流啊潮流,成聖亦不能幸免。

若是將楊軒算作聖人,那麼鴻鈞門下七聖全出。

大約離準提度化觀世音後百年,鴻鈞召見,眾聖歸位後,第一次齊聚紫霄宮。

倒是楊軒來後發現幾位聖人都已經在等待中了。準提見到楊軒來後臉皮一動說道:“看來大師兄也離混元天道也差不了多少了。”

準提一看便看出楊軒乃是至人之尊,並非不死不滅的聖人之軀,於是開口打趣道。

倒是一旁的接引修為與老子相若,自然是可以感覺到楊軒那深不可測的實力,於是出手暗地裏拉住了準提的袖子,讓準提安分下,畢竟楊軒若是出手,他接引聖人也不敢保證打得過楊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