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絕句程顥(宋1032—1085)字伯淳,今河南洛陽人。北宋理學奠基人之一,與弟程頤世稱二程。
春日偶成快到中午了,清風拂麵,天空飄著白雲,柳條兒牽著我的衣袂飛過花叢。
別人嗬,不理解我心中的快樂,以為我在學偷閑遊逛的後生。
原詩: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朱熹(宋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今江西婺源人。南宋著名學者、教育家。官崇陽殿說書、煥章閣待製,後主講紫陽書院。
春日風和日麗到泗水邊去踏青,處處換了新顏,一望無邊的春景。
東風讓我明白了大自然的秘密,千紅萬紫,都是春姑娘打扮妝成。
原詩: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麵,萬紫千紅總是春。
蘇軾(宋·1037-1101)字子瞻,今四川眉山人。曾官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等。宋代著名詩人、散文家,自號東坡居士,人稱坡仙。
春宵溫馨的春夜,每一刻都值千金,花兒散播幽香,月色像幽柔的夢境。
樓台上隱隱地傳來了醉人的音樂,秋千架的院裏一片朦朧。
原詩: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台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楊巨源(唐755-?)字景山,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曾官禮部員外郎、國子監司業。長慶四年(824)以河中少尹退歸鄉裏。
城東春早隻有詩人對季節的感覺特別靈敏,從嫩黃間白的柳芽裏,就尋到了春的足蹤。
假如京城裏到處繁花似錦,誰還不知道春已來臨?
原詩: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王安石(宋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今江西臨川人。神宗時兩次拜相,推行新法,晚年退居南京。他的詩文都很有名。
春夜金爐裏的香木已經燃盡,漏壺裏的水也快滴完,一陣陣微風吹拂有點涼寒。
春色撩撥人心不能入睡,隻見月兒西下,欄杆上花影斑斑。
原詩:金爐香燼漏聲殘,剪剪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杆。
韓愈(唐·768-824)字退之,今河南孟縣人。德宗貞元八年(792)進士。官潮州刺史、吏部侍郎等。唐代古文運動的大師。
初春小雨毛毛細雨,給京城大道上塗了一層酥油,遠看碧草如茵,近看又什麼都沒有。
這是一年中最好的時節,勝過了三月飄飛的翠柳,輕煙一樣籠罩京都。
原詩: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王安石元日大年夜的爆竹聲把舊年送走,和煦的春風裏暢飲屠蘇①美酒。
旭日彤彤照亮了千家萬戶,大門上的新春聯把舊聯換除②。
原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①屠蘇,美酒名。相傳唐時孫思邈在農曆元旦飲屠蘇酒,以祛除疫氣。
②桃符,古人用桃木板刻符咒掛在門上以驅鬼魅。後來演變成貼春聯。
蘇軾上元①侍宴淡月疏星映照在建章宮上,仙風吹送著禦香爐裏的清香。
侍臣們恭敬地站在通明殿裏,一朵紅雲將玉皇大帝簇擁在中央。
原詩: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禦爐香。
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
①上元,節日名。古以農曆正月十五為上元節,是夜即為元宵。
張栻(宋1133-1180)字敬夫,號南軒,今四川綿竹人。官右文殿修撰。南宋時著名學者,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
立春偶成時序已經到了年尾,冰霜也正在消融,春天就要來到人間,草木最先蘇醒。
一刹那便覺得滿眼生機蓬勃,東風吹漾起一層層碧綠的波紋。
原詩: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晁說之(宋·1059-1129)字以道,號景迂生。今河南清豐人。官徽猷閣待製。著有《景生集》等。
打球圖宮殿裏所有的門窗一下打開,齊看著唐明皇興高采烈又打球回。
張九齡①退位韓休②已死,無須顧慮明晨有諫表呈來。
原詩:閶闔千門萬戶開,三郎沉醉打球回。
九齡已老韓休死,無複明朝諫疏來。
①張九齡,字子壽,今廣東韶關人。唐明皇時的賢相。
②韓休,唐明皇時敢於直言的宰相。
王建(唐?—830?)字仲初,今河南許昌人。大曆十年(775)進士。曾做過縣尉一類的小官,又從軍到邊塞,晚年退居今陝西西安。
宮詞仰望著雲裏的朝元閣紫氣團團,金仙人捧著玉芙蓉莖的金盤①。
太平天子在元旦朝拜上天的玉帝,六龍②駕著五彩雲車的儀仗耀眼輝煌。
原詩: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雲車駕六龍。
①漢武帝為求長生不老,曾在建章宮內立銅柱,高二十丈,上有仙人掌承露盤,以承接上天的露水。
②古代神話,替太陽駕車的羲和每日趕著六條龍拉的雲車載著太陽神從東到西行駛。
夏竦(宋985—1051)字子喬,今江西德安人。曾官樞密使,為禦史罷論。有《文莊集》。
廷試大殿上皇帝的龍袍像日月燦爛,硯水中閃動著旌旗上錦繡的龍蛇。
洋洋灑灑論述安邦的策略,獨個兒在丹墀對答太陽還未西斜。
原詩:殿上袞衣明日月,硯中旗影動龍蛇。
縱橫禮樂三千字,獨對丹墀日未斜。
杜常(宋)字正甫,今河南汲縣人。元豐中,知鄆州。曾官工部尚書。
詠華清宮①走遍了江南幾十處山山水水,曉風殘月伴送我來到了華清宮。
朝元閣上的西風淒厲,吹進長楊宮裏化為驟雨叮咚。
原詩:行盡江南數十程,曉風殘月入華清。
朝元閣上西風急,都入長楊作雨聲。
①華清宮,是唐明皇在驪山(今陝西臨潼)上的行宮。朝元閣,在長安城東;長楊,漢宮名,在長安城西。
李白(唐701—762)字太白,晚年自號青蓮居士。祖籍今甘肅秦安,先世在隋末流徒西域,出生在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幼年隨父遷居今四川江油。玄宗時奉召供奉翰林,受謗放還。因參加永王幕府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卒於安徽當塗。
他是唐代最偉大的詩人。
清平調(三首選一)雲像是你的衣衫花想借你的芳容,春風吹拂著檻中滴露的花朵妍紅。
假如不是群玉山頭遇見的仙子,也隻能是驚逢在瑤池王母的宮中。
原詩: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鄭會(宋)字有極,號亦山,南宋詩人。
題邸間壁荼香的夢裏,更覺得春夜涼寒,青藤爬滿重門,燕子在梁上慵慵閑懶。
玉釵挑斷燈花,紅燭已經燃盡。
掐指把行程計算,他應該已經到了常山①。
原詩:荼香夢怯春寒,翠掩重門燕子閑。
敲斷玉釵紅燭冷,計程應說到常山。
①常山,今浙江省常山縣。
杜甫(唐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樊,後遷居河南鞏縣。屢試不第,肅宗時官左拾遺、工部員外郎。大曆五年病死於湖南耒陽的船上。
他是唐代和李白齊名的大詩人。
絕句(四首選一)兩隻黃鶯兒,在翠綠的柳條中鳴叫,一行白鷺,翩翩直上青天。
窗戶中嵌映西嶺的千年積雪,家門口停泊著東吳的萬裏航船。
原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蘇軾海棠細細的東風裏,流瀉著淡淡的清光,月兒陪伴我,來到花香彌漫的回廊。
隻恐怕深夜裏花兒困睡,特地高擎明燭照耀她鮮豔的紅妝。
原詩: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隻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杜牧(唐·803—852)字牧之,今陝西西安人。大和三年(829)進士。官黃州、池州刺史,終中書舍人。
清明清明時節,濛濛的細雨紛揚,路上的行人,個個都神色悲愴。
打聽什麼地方有家酒店?
牧童遙指著杏花開滿的村莊。
原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王禹偁(宋954—1001)字元之,山東巨野人。太平興國年(983)進士。官右正言翰林學士。
清明清明節沒酒喝也沒有花賞,興味淡然,就像山野的和尚。
昨天向鄰居討來了新的火種①,拂曉時窗口還亮著夜讀的燈光。
原詩: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①清明前一二日為寒食節,時俗禁火。
王駕(唐851—?)字大用,別號守素先生,今山西永濟人。大順元年(890)進士。官禮部員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