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是我給自己的孩子李丹,小旭講的真實故事。
李丹,小旭,你們兩個都十多歲了,你們知道打西邊有座美麗城市嗎?蘭州。蘭州大學是全國重點大學,那裏有煤礦,空氣清新,我就是在甘肅蘭州出生的,並在蘭州長到四五歲。
上個世紀50年底末及60年代初,國家正處在困難時期。你奶奶說,在蘭州時我長得可乖了,你奶奶奶不好,身體瘦弱,靠吃奶粉我才一天天胖起來了,爺爺給我照了不少照片。他好交朋友,家裏不斷有客人。有一天,有一對夫妻都是大學生,分到那兒好幾年了,沒生育孩子,想抱養個孩子,想把我抱走撫養。他倆托人說服母親,中間人給你奶奶說了不少真心話,你的奶奶說啥也不讓他們把我抱走,結果,那兩個大學生幹部就把我的相片全拿走了。現在不知還保存了沒有,如果還保存著,用什麼辦法找到那兩位大學生夫妻呢?
你的奶奶就是這樣,寧願自己受苦受累,她也不讓我離開她。
說到這兒,李丹的神色是好奇的,小旭的眼神裏充滿嗔怪,兩歲的晨晨在玩自己的玩具。。。。。。。
你奶奶還說,那時候,在蘭州生活同樣是艱苦的。1960年春天,柳樹長葉了,你們二位伯父正在上小學二三年級。你的大伯父十周歲,二伯父隻有8歲。有一天,他倆放學後,該吃飯了,你的奶奶找我倆吃飯,到處找不到,把你奶奶嚇得不知幹什麼。誰知他倆放學後到公路兩旁捋柳葉兒了,你奶奶把他倆捋過得柳葉,做成一道可口的菜,用來解決些燃眉之急。這道菜是怎樣做的,她沒告訴我,也許因為孩子多,記不真切了,從那之後,你的二位大伯每天放學後,就去捋樹葉兒。
講到這兒,小旭笑出了聲說:爸爸,前幾天那位老師給我們的涼拌柳葉就是好吃,我的伯父真會想辦法。我說,今天的生活與那時就不一樣了,今天品嚐柳葉兒,是在吃綠色食品,你懂嗎?你的二位大伯捋樹葉兒,是在減輕你爺爺奶奶的負擔,他似有所悟。李丹在默想著。
我接著說,你奶奶常誇你的二位大伯是懂事的人。她把他倆看成他生命中的希望。你二位大伯成年後,你的爺爺把他倆看成家庭能過上好日子的“頂梁柱”。
你爺爺生前常說,他與你的奶奶領著你的二位大伯,大姑從家鄉到蘭州往返幾次,還坐船,上天橋,祖國的山山水水是那樣的美麗,新生的共和國建設得那麼快,這一切都開闊了你二位大伯的眼界。你的爺爺,奶奶在路上的奔波、勞累全然不顧。可是有一件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了。
有一年在船上,你們的大伯父把他所喜愛的書籍弄丟了。我似乎聽你們的爺爺說,好像是兒童版《西遊記》,原來丟到水裏去了。你的大伯父從小喜歡文學,這次的丟書成為他一生的遺憾。
我開始記事兒了,在我的印象中,你的奶奶整日不停的勞作。有一年的大年三十,她為了讓孩子在大年初一早上穿上新衣,她在大年三十煤油燈下趕做新衣。她做啊做啊,鄉親們去拜年了,大概是黎明5點多鍾,她還在做,她不知道天已亮了。看到拜年的人去了,她會心的笑了。原來,為了讓孩子們穿新衣,她把瞌睡忘了。孩子們起床了,都穿上了合身體麵地新衣裳。這些新衣都是你們的奶奶紡花,織布,染布,剪裁親手做的。那時,你奶奶的身體是那麼好。
後來,你的奶一天天瘦弱下來,病魔開始纏繞著她。每年冬天,她起不了床,在床上仍不停地做衣做鞋,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
孩子們,有一句話這樣說: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後子孫耕與讀。你的爺爺,奶奶及你們二位大伯留下的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是用金錢難以買到的。
我講以上故事時,兩周歲的幼女晨晨瞪著水靈靈的雙眼在聽,或許她朦朧的內心世界裏似乎聽到了什麼。
寫於新浦縣凱傑中學2001·春
修改於2014·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