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四十九章 穿越者の憂鬱(2 / 2)

這種費力不討好的糟糕情況令穿越者無比氣惱,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而起,推行基礎教育是開啟高等教育的必要前提之一,在掃盲工作都沒能做好,培養出個把頂尖大師能解決毛個問題?工業化又不是藝術家創作,社會需要的不是一件多年嘔心瀝血創造的傑作,而是可以從工廠裏源源不斷製造出來的鋼鐵和武器。

“這些蠢貨,我真是高估了他們腦殼裏麵內容物的價值。”

撂下報告書,雙眼仰望著天花板,羅正道罕有地大爆粗口。喘著粗氣沉默一會,他重新挺直身軀,對坐在自己對麵沙發上的半精靈美女說道:

“維娜,找幾個吟遊詩人,我需要他們來製造氣氛。”

社會輿論是個製高點,誰能搶占它,誰就能掌握話語權和對公平正義的定義權。納粹宣傳天才戈培爾先生說過,謊言重複一千遍就能成為真理,除了某些被戲稱為戰五渣的閻王殿從業者,媒體和輿論曆來都是一種舉足輕重的社會資源。

在舊世界的古代華夏,五代十國時期的武將們飛揚跋扈,受夠了王朝更迭如翻書的武夫當國局麵,本著偃武修文的文治精神,靠欺負孤兒寡母上台的趙宋王朝把讀書人地位抬高到史無前例的高度,皇帝公然向士子們發出了叫賣吆喝。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大宋皇帝親自出來站台打廣告,鼓勵天下的聰明人都去窮經皓首地研讀四書五經,通過科舉考試來改變自己出身低微的貧賤命運。

效果是顯而易見的,這種作法不但打開了底層人才上進的門路,同樣把可能造成不穩定因素的造反苗子們放在體製之內約束起來,最起碼不讓他們出頭跟朝廷搗亂。

毫無疑問,在社會上升渠道通達方麵,唐朝的黃巢是個負麵典型,若不是李唐王朝以貌取人把他貶斥了,這位考中科舉又被人一腳踹出官僚隊伍的衝天大將軍,未必會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豪情壯誌,這或許就是最早的一場鮮花革命吧!

維娜·杜波夫充滿同情地瞥了羅正道一眼,明明付出大量心血希望做成好事卻不能被人理解,先行者們的下場不佳,多半與此有關。她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這個任務,多餘的話什麼也沒說,估計羅正道也不需要別人來寬慰。

“聽說攝政王殿下準備擴招軍事學院的學員數額,將來立下功勳可以被冊封為貴族。”

這消息開始從酒館裏的吟遊詩人們口中流傳開來,很快連街邊賣菜的小販都知道了,在等級森嚴的新世界,一個人血統和出身就是一切基礎的基礎,後天奮鬥是微不足道的。一個乞丐變成丐幫幫主,一個妓女成為交際花,這就是個人努力所能取得的最大成就極限了。

在舊世界的華夏,魏晉南北朝時期,著名京劇角色曹白臉的兒子曹丕,為了及早篡位當皇帝跟世家大族妥協,采用了陳群的九品中正製,從此以出身論高下,此後數百年間,下品無名門,上品無寒士。說白了,這套人的命天注定的混蛋理論,精神內涵隻有一句話,法官的兒子是法官,賊的兒子還是賊,這事毫無疑問是喜飲恒河水的三哥最有發言權。

羅正道推行的舉措無異於在新世界等級製度,這堵堅不可摧的牆上硬生生鑿出了一扇大門,讓所有希望越過出身這道門檻的人看到了自己的希望和美好未來,如此破天荒的創舉無疑會替他招來既得利益者的不滿和憤怒,乃至於怨恨和詛咒。

擱在在和平時期,選擇與自己出身的階級集團決裂,這麼幹的統治者簡直是在玩焊雷管鋸燈泡的作死高手,即便那些政治手腕極端強悍的強人也隻能保證在自己生前勉強壓得住場子,死後必定被反攻倒算。不過目前新世界的人類種族正值國破家亡的戰亂時期,舊貴族勢力幾乎被地精殺絕了,羅正道無需擔心那些死鬼唧唧歪歪些什麼,連他都不知道自己哪天會死,管得著那些僥幸沒死在地精屠刀下的貴族們會作何感想嗎?

不管改革的後遺症何其嚴重,鐵了心要千金買馬骨,羅正道一狠心就把這招殺手鐧祭了出來。

既然舊世界的華夏王朝能靠科舉製度維持穩定一千多年,沒道理在新世界就會失效,比起強化教育爬科技樹這件大事,其他人的意見算個鳥啊!

此項宣傳計劃開啟後不到三個月,效果便顯現出來,甚至可以說是出人意料地好。通過吟遊詩人們的賣力鼓噪,這則消息迅速擴散到星辰大海的眾多島嶼殖民地,那些原本沒興趣參與貴族老爺們複國大業,隻求自己遠離地精屠刀的人類底層流民精神為之振奮。這是千年未有的大變局,躋身於貴族行列的直通車,千百年來誰聽說過這麼好的事情,一個能夠改變自己和子孫命運的大好機會,多難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