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珊星鬥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

總上穿針樓上去,競看銀漢灑瓊漿。

今日便是七夕了。

這一場奪位之爭的戲碼中,所有參與的人,他們的計劃不可謂不周詳。可是,他們算計來算計去,卻獨獨遺漏了人的心。而人心是最難算計的,尤其是女人的心。

女人的心很奇怪,它如針眼般的小,裝得下一個人,卻裝不下一粒塵埃。

恰恰是因為這一點,趙銳也可算是因禍得福。

本來這該是一出對秦王爺趙銳甕中捉鱉的戲碼,可到得最後,他基本上算是變成了一個看客。

皇帝和太子已提前兩日得到了趙銳將於七夕之夜起事的消息。整個皇宮便早已經由禁軍侍衛統領龐駿安排妥當,保證趙銳進來得了,出不得去。

不過,他出去了也沒關係。

九門提督靳勇負責把守京城城門,他兩日前便得了皇帝手諭,從附近郡縣增調了五萬人馬入京,分散守衛在城中各處交通要道以及八個城門。

如此,趙銳插翅難飛。

而獨留下的東城門,乃是靳勇給趙銳留的走入黃泉道的門。不然,難道真的是孟浩然和季繚以為的那樣,是九門提督要給他小鞋穿?

趙銳的人馬今晚從這一道門進入城中,最後他若僥幸逃出了皇宮,再想從這道城門出城逃出生天去,那麼便會有揚威營的火炮在城外不遠處的樹林子裏候著他,保證將他轟得外焦裏嫩!

二皇子趙儀,也就是晉王,原本尚未下定決心。他無意中從酒醉後包不住話的太子口中暗裏得知了這件事情後,說與幕僚們聽。

哪裏知手下一班人紛紛勸道:王爺,這是一件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好事啊。

於是,趙儀積極參與其中,他也迅速行動起來,匆忙調兵遣將,預備等到趙銳控製了皇帝和太子後,得意忘形之際,他突然發難,借著清君側的名義將所有人等一網打盡。

也就是說,今晚有兩位人物預備要起事,一位是事前準備充分的趙銳,一位是臨時起意,倉促行事的趙儀。

而太子呢,優哉遊哉,隻等著他偉大的父皇收拾完他那引以為傲的兒子趙銳後,安穩坐上皇帝之位。所以,晚宴尚未開始,他倒自己先開懷暢飲了起來。直到李月再三催促,長樂殿的宴會都進行了三分之一了,他這才慢吞吞的出了東宮,往那長樂殿而去。

右相柳元是趙銳的人,這次事件他自然是參與其中。柳元雖然在太子和秦王之間搖擺不定,但到了最後時刻,他還是會不得不權衡利弊後選擇一方。

柳元扮演的角色是:屆時,趙銳等人控製了正在長樂殿中飲宴的皇帝、太子以及一班位高權重的一品大臣後,他從群臣中出列,第一個發聲讚同擁立秦王為帝,並廢除太子趙乾,再軟硬兼施當今皇帝退位。

有他帶頭後,趙銳一派和中間派便隨之呼應,那就大局已定。

趙銳的人幾乎占了朝臣的一大半,聲勢已夠大。至於那些中間派們,皇帝已年老昏庸,太子無能,而秦王又頗為能幹。所以,這些中間派勢必會裝模作樣勉強掙紮一番後,他們也會陸續站在支持趙銳的陣營中。剩餘的大臣,已經不足為慮。

趙銳和柳元都是這麼設想的。

可是,柳元雖是趙銳的人,他的女兒卻不是。當然,她不是向皇帝高密之人。她的心中可沒有裝著家國天下。

女人行事,都單憑一己私心。所以說,女人善變。

孟浩然緊急求見趙銳,開門見山道:“王爺,我們的計劃已經泄露,皇帝老兒正等著咱們自投羅網啊!”

莫修文正在趙銳處,兩人還在指點江山般的討論細節,已經都在商討選哪個日子登基了。

聽到這消息,驚疑不定,“消息可靠嗎?!”

“可靠。皇上、太子,哼,還有晉王趙儀,他們幾個正在皇宮中預備來個甕中捉鱉呢。”

“誰?是誰泄露了計劃?!”

莫修文和孟浩然都沒有回答。

趙銳便又問:“提供給你這消息的那個人又是誰?”

“屬下已經答應替她保密,大丈夫言出必行!”

莫修文沉吟道:“難道是我那叔父?”

孟浩然頓時怒不可遏:“莫修文,東西可以亂吃,話卻不要亂說!”

“嗬,你是他的未來女婿。若他得知了宮中異常,難道不會想方設法的告訴你?若你有個三長兩短……”

“陶侍郎沒有參與任何事情!我隻希望這件事情無論成與敗,你都不要將他和陶家牽扯進來!”孟浩然重重哼道:“要知道,隔牆有耳。你的這句話,很有可能讓他惹上無妄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