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摘要
製備了家蠶微粒子(Nosemabombycis)孢子的特異性抗血清,用間接免疫酶標染色法可以對家蠶微粒子孢子進行鑒別。80℃以下溫度處理1小時,孢子的抗原性不受影響,100℃處理1小時抗原性消失。
二、緒言
家蠶的微粒子病是蠶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對蠶種生產危害嚴重。對該病的防治,除了徹底消毒外,曆來是采用母蛾檢查的方法,避免胚種傳染。近幾年來,蠶種生產過程中,微粒子病時有發生,且在母蛾檢查時見有不同形態和大小的微粒子孢子類似物。據報道,不同形態和大小的微孢子蟲對蠶的致病性和傳染方式有所不同,有的無經卵傳染性〔1〕。為了準確及時地淘汰帶毒蠶種,不使病原擴散,首先必須能對微粒子孢子進行鑒別診斷,我們利用微粒子孢子製備了抗血清,建立了微粒子孢子的間接酶標抗體鑒別法,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三、材料與方法
1. 微粒子孢子
家蠶微粒子孢子(Nosemabombycis)由蘇州蠶桑專科學校蠶病教研室提供;蜜蜂微粒子孢子由中國農科院養蜂所提供;柞蠶微粒子孢子由遼寧省蛋業科學研究所提供。
2. 酶標羊抗兔IgG(衛生部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
使用時每支加0.5ml無離子水溶解,再用pH值7.2、0.01mol/LPBS稀釋至1∶8。
3. 抗血清製備
家蠶微粒子孢子飴漿,經生理鹽水洗滌數次,37℃條件下用胰蛋白酶處理30分鍾,再經生理鹽水洗滌,得純的微粒子孢子懸液,以此懸液作為抗原,靜脈注射免疫雄性家兔,共注射4次,總劑量為28250萬粒。
4. 玻片凝集反應
取適當稀釋的抗家蠶微粒子孢子血清1滴,滴於凹玻片或載片上,再加適當稀釋的微粒子孢子懸液1滴,使兩液混合均勻,置37℃保濕靜置。隨時觀察有無凝集塊,產生凝集塊者為陽性,無凝集塊者為陰性,分別以正常血清和生理鹽水代替抗血清作對照。
5. 間接酶標抗體法鑒別〔2〕
(1) 取微粒子孢子懸液塗片,風幹後用100%丙酮固定8~10分鍾;
(2) 取出玻片,待丙酮揮發幹後,滴加一滴抗家蠶微粒子孢子血清覆蓋塗片,置保濕盒內37℃條件下30~60分鍾;
(3) 取出玻片,先以少量pH值7.2、0.01mol/L PBS衝去多餘的抗血清,再浸入同樣PBS中漂洗30分鍾,換液2~3次;
(4) 用濾紙吸去玻片上過多的水分,滴加酶標羊抗兔IgG稀釋液1滴覆蓋塗片,放濕盒內37℃條件下30~60分鍾;
(5) 重複(3)步驟漂洗;
(6) 用濾紙吸去玻片上過多的水分,以底物DAB(二氨基聯苯胺鹽酸鹽)顯色8-1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