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蜀山存孤臣 諸葛發宏願(1 / 1)

而且霍靈素在信中說明了此時兩家聯手之後成就武林大業的機會,不禁怦然心動。心道蜀山派雖然也是蜀中大派,但是與中原的少林武當比起來終究相差懸殊。

這些年來蜀山派在自己辛苦經營之下雖然形勢遠邁先代,但是終究偏安西南,無所作為。

如果真的能夠借重機會成就一番功業,於蜀山派而言,未免不是壯大的機會。

縱然是後來勢必要與蜀山派爭一番高下,可那也隻是後來之事,世事多變,因人成事,雖然此時霍靈素身處高位,那也不過是因緣際會,一時得失,和平素的修養武功並無大關聯。以自己的德行武功來說,要勝過霍靈素,並不是難事。

於是枯木道人欣然接受了青城派送來的禮物,當著兩派的高手,與褚清河相誓盟好,因此兩派之間便漸漸的增多了聯絡,枯木道人和褚清河也約束手下弟子不得另生事端。

枯木道人服下了千年靈芝,身子漸漸康複,與褚清河在蜀山籌謀計劃了正正三年,要好好的為向中原開拓大業做一番準備。

做大業首先需要的乃是錢財為基礎,而蜀山派得天獨厚,守著的就是一個巨大的寶藏,而且還有祖上留下來的藏寶圖,蜀山雖大,可是按圖索驥,不愁聚金窟不出,不愁寶藏尋找不到。

青城派已經有了霍靈素的人和與身處長安的地利,蜀山派也得要拿出自己的資本來參與這場宏圖大業,因此,取出聚金窟的寶藏,乃是勢在必行。

錢窩子埋藏著財神鄧通的聚金窟,對於其他武林中人來說,要想得到,真是癡人說夢,對於匹夫匹婦而言,這是玄虛之說。可是是對於蜀山派的掌門來說,枯木道人知道此言非虛,而且聚金窟裏藏著的還有蜀山派的聖物,隻是要取出藏寶圖,非要得到蜀山派的五大長老同意,開啟後山埋藏諸葛青陽的墓穴明德堂才能取出。

而五大長老乃是諸葛青陽為蜀山派設置的超然於掌門之外的職位,有監督掌門的意思,在掌門出缺的時候有另立掌門之權。

開啟明德堂,意味著要驚動祖師諸葛青陽的遺骨,茲事體大,必須要得到五大長老的一起連署同意。

要想取出藏寶圖,必須得是以蜀山掌門的身份提出,而也意味著諸葛青陽盼望的天下有變,蜀山將要光大天下的機會到來。

這機會的拿捏判別,需要掌門人的分析厲害,做諸葛孔明的隆重之對的判斷,也要五大長老的共同決斷,以為掌門人的判斷準確方可施行。

聚金窟所藏的寶藏,本就是諸葛青陽以孤臣孽子的身份,尋訪到鄧通的遺孤所求得而來,鄧通的後人要諸葛青陽立誓必須以此作為王圖霸業的資材,否則不得令門人妄自取得。

諸葛青陽以祖上的榮光和尊嚴,以及自己在武林之中的名聲發誓必當謹記誓言,否則天誅地滅,遺禍後代。

蜀山派曆任幾十代的掌門人,個個才智卓絕,心性堅毅,到了枯木道人,更加苦心孤詣,要使得蜀山派能夠在武林中大放異彩,進而能夠進複中原,成就一代霸業。

當年諸葛孔明的後人諸葛青陽眼見晉國席卷天下,兵勢莫可與爭鋒,本著道家順天應人的本意,知道漢家大業難以興複,不願天下黎民再染刀兵之禍,所以斂息了與司馬氏再次逐鹿天下的雄心壯誌。

可又不肯做歸附之臣,索性就做義不帝秦的魯仲連和高蹈首陽的二君子,在蜀山之中集聚錢糧,聚集人才,待天下有變之時圖謀建立偉業宏圖。

據說諸葛青陽雖然未能建立一番轟轟烈烈的王圖霸業,可是在五胡十六國時創下了莫大的威名,以祖上的八陣圖經營蜀山一帶,得保蜀中一方樂土不燃烽火之苦,當地的百姓沾了莫大的福澤。

蜀中至今有“諸葛嫡孫,文武兼備,武功奇絕,蜀山一脈”的說法,那是因為後來他在蜀山開宗立派,創立蜀山派,成就了諸葛家族千古不滅的薪火傳承。

後來諸葛青陽的一位弟子廖興漢在師父諸葛青陽遠遊不歸之際,與師兄薑思炎爭奪掌門之位不成,憤而出走青城山,在青城山創下青城派的基業,這也是兩派不和的緣由。

其實諸葛青陽遠遊不歸,本就是尋訪奇人寶藏,作為建功立業的根基,鄧通的寶藏,也便是在此期間從鄧通的後人口中無意中知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