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先祖行無賴 子孫承惡果(2 / 2)

這是一生智慧且不肯低頭的大才子對子孫的寄望,是他的憤世嫉俗,也是他的無奈,更是他發現讀書明道,天才縱橫非但得不到世人景仰和傾慕,反倒因此屢遭打擊折磨。

德行高尚,知識淵博成了智者的負擔。

因為他們智慧明達,見識超凡,及早洞達了人性的醜惡,也預測到了末世的將來臨,也洞穿了小人佞幸虛無做戲的鬼把戲,因為他們熱愛這片土地,因為他們不願意看到洪水滔天的到來,所以竭力呐喊,所以要說出真相,所以要揭穿真相,要說出來皇帝是光屁股的事實。

《宣驗記》裏說

有鸚鵡飛集他山,山中禽獸輒相愛重。鸚鵡自念雖樂,不可久也,遂去。後數月,山中大火。鸚鵡遙見,便入水沾羽,飛而灑之。天神曰:“汝雖有誌意,意何足雲也?”對曰:“雖知不能救,然嚐僑居是山,禽獸行善,皆為兄弟,不忍見耳。”

小小的鸚鵡尚且不忍心見到自己居住之地遭到烈火滅絕,尚且以一己微薄之力,一羽沾水之功而前往灑水救火,不計成敗,何況習學百家,德行高企,心懷天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一代哲人蘇東坡呢?

他知道不同流合汙,不和光同塵,不閉嘴,要自由的代價是四顧皆仇敵,滿眼千夫指。

他自己選擇的路,自己就算是荊棘叢也要走一遭,也要走完,可是他知道子孫未必能夠有如此堅定的信心和智慧,他也不希望子孫重走自己的坎坷路。

那種智慧者所能見到的真瑰麗,需要忍受孤獨,寂寞,打擊,百折不撓,千捶不絕才能夠望見。

蘇東坡不合時宜的堅守,也隻能一生貶謫,屢遭傾陷,漂泊流蕩無依了。

桐花萬裏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這話聽起來不錯,念叨起來也讓人會津津有味,因為它出自妙手的大詩人的手筆,隻可惜,除此之外別無它用。

雛鳳雖然誌高萬裏,翱翔九天,怎奈鳳凰家族早已經變更性情,結交權貴好強,久久已經不吃楝子為食,也久久不再飲清流之水。

它們開始為了得到世俗的虛榮而賣弄風騷,貪婪無厭,沿襲吃腐肉,和光同塵的劣性,將一代代經過打磨砥礪,泣血鳴啼而來的文明自我斵喪放棄。

它們更仗著與神仙權貴勾連牽扯的高人一頭的出身,所以就日漸墮落而不以為恥,日漸生出不願意搏擊風雨,安逸閑適的惰性,那麼直到它們被新的神獸珍禽覆滅傾巢,它們也再無振翅高飛,高唳天下的榮光與榮耀。

世上本就是匹夫匹婦下裏巴人所明白的常識,反倒是自以為日漸聰明,日益進學的大人先生所未知。

他們大多時候增加的知識,實在是真知灼見的魔障,這也是為什麼枯木道人,霍靈素對於聚金窟的毀滅的見識,反倒不如紀無涯的原因,紀無涯不是比他們更智慧,而是缺少了世俗的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