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萬水白礬過,萬裏征途談笑間。
坐了近七天的船,見過十七座山,一行人終於在船上呆的膩歪的時候見到了座雄偉的水吊橋關!
河道交織水上雄關,分叉的江水一邊是燕雲門戶,另一道卻是流向那已然化為深水大澤的西海之處。
在橋頭守將的注視下,趙寒與贏仲從船上匆匆走下,出示過那道軍部下方的軍令後這才得以通行,期間還被贏仲鄙視了幾句他這燕雲世子的名頭不管用,居然連帶萬人入關都需要路引與證明。
“能做到的是燕雲王,而不是他的兒子”
在水吊橋關守將陪同下,趙寒與贏仲走在這座建立在江麵上的巨大堡壘中,對四周時不時冒出頭來的偷窺眼神選擇視而不見。
“水吊橋關是燕雲重鎮,這裏是燕雲通往帝都的大門,別說是我這個燕雲世子,就是當今那位在位九年的太子殿下前來也是一樣”
口中這般說著,一行三人在護衛的保護下來到那毅力在水堡之後的城頭,站在此處一眼望去,想必無論任何人都會升起萬丈豪情。
流水砸落砸落在地麵發出的轟鳴聲,江麵上如飛龍掛瀑的滔天水流,過了這水吊橋關後,這處原本還算平緩的河岸就變得奔騰起來,河道開始向下傾斜、狹窄、分流、導致鬆江再沒有往日裏那般的平靜,而是洶湧到如一條暴怒的蛟龍,向整個燕雲展示他的偉岸。
水吊橋關是燕雲重鎮,縱橫與鬆江最後一個水域聚集點,鬆江與燕雲諸多水脈在此交彙並為其輸送水源,灌溉著燕雲那並不貧困但缺少雨水灌溉的戈壁灘。
這座關卡與其說是燕雲的重鎮,不如說這座水上關卡是先秦挖掘鬆江後特意設置的關卡,為的就是防止燕雲地崛起後加以控製,有了這座修建與兩山之間又橫通西冥海的關卡,帝國隨時都能斷絕燕雲地的水源。隻要用水吊橋關下掩藏那些數量驚人的轟天雷輕輕一炸,整座水吊橋關就會直接被渣飛上天,並且震動周邊兩山的山脈,導致山體滑落直接封死鬆江入燕雲的河道,並把其的水量引入西冥海倒灌!
這處水吊橋關可以說是燕雲的命脈所在!
曆代守將都是燕雲嫡係,而守護這座水上城市的,更是燕雲最為精銳的軍隊之一,是那號稱“燕雲鐵騎數百萬,隻此一支踏陰山”的陰山墓軍!
三千守軍,三千先天,其中元嬰軍官數量上百,駐守的戰將與副將更是三位修煉西皇戰氣、可力敵仙人的半仙戰將!而這還不是全部!因為在這水吊橋關之中還有著無數出自墨文城那些大匠之手強大的機關禁製,而水麵之下,更是著兩隻修行不計年的神獸贔屭!
兩隻修行了不知多少年的龍首神龜、還有那一群它們誕下的龍子龍孫,隻要頭頂這座水吊橋關準備啟動最終方案,收到威脅的一大群神獸就不得不跑出來與敵人拚命!
兩邊是山脈,水下是神獸,水吊橋關本身還是一隻身披鐵甲的刺蝟,這座水關可以說是鐵罐頭一樣的水上堡壘,其防禦力絕非一般戰爭可以攻陷,就是忽然冒出幾位地仙出來,這座關卡也可以在那些地仙的攻罰下撐上十天!
這是燕雲第一關,無可否已。
“西出雁門,北望姑塞,龍城還有飛將在,水吊橋頭無處尋....前些年與家中族老去過那堪稱由冰龍鑄造的冰雪龍城、仲就已經深受震撼,如今站在這水吊橋關之巔,看著這條橫跨半個帝國疆域的大江自此分流,此情此景之壯觀當浮一大白焉?”自最高潮的烽火台望去,流入燕雲的鬆江已然像是被人造山體強行撕裂,不得已不分流四條按照帝國的意誌流往不同的區域,而站在那那最高處,眼前就是這波瀾壯闊的一幕,贏仲心中的震撼也是無以複加。
這真的是能右人力所左右的麼?
兩千七百米寬的江麵、足足上百米深的江底,想要造出一座山把其從中分割開來,這難度堪比登天!
可眼下,這條大江卻是自中心處被分割開來,並且是分成了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