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劊子手舉起大刀之時,兩支羽箭夾雜著勁風呼呼而來,正中筷子手胸口,把他衝突幾米跌落下台,另一支羽箭直衝監斬台上的男寵而去,即便他有躲避,依然被穩穩定在木椅上,而後騎著高大黑馬的四王爺如天神一般降臨,從人群中飛上刑台,一把撈起地上的孩子。
騎在高頭大馬上的四王爺一身白衣,衣闕飄飄。
他的目光緩緩掃過在場民眾與士兵,沉聲道:“我李昊一心為朝廷效力,卻不成想落到連保護幼子都不能的地步,父皇屍骨未寒,皇上容不下我,我本欲安心求死,奈何皇上太不留情,連我才出生幾日的幼兒都不放過,簡直欺人太甚。
今日,我要帶我幼子找皇上要個公道,你們……誰敢攔我莫怪我手下無情!”
李昊冷厲的眼神掃向台下士兵,士兵們嚇得紛紛後退。
百姓中有人大喊:“皇帝昏庸,顛倒陰陽,天道不容。”
人群中有人開始附和,漸漸的所有人都跟著喊,那響亮的聲音震耳欲聾,而手持武器的官兵們看著見此情勢有些怕了,有人開始後退甚至放下武器,其他人也如此效仿。
漸漸的人群讓開一條道兒來,李昊帶著孩子縱馬馳騁,一路飛奔直往城門,人們親眼看著那矯健的身影消失在城門口。
同時,此舉也表明四王爺李昊正式宣告:與皇帝決裂,就此反了!
如此大陣仗自然是滿朝皆知,原本被皇帝壓得大氣不敢出的群臣們漸漸開始活絡了,四王爺公開反了,皇帝肯定會調集更多人手或征討或暗殺,此次爭鬥誰輸誰贏還不一定。
但是,皇帝登基幾月,幹出荒唐事無數,現在就靠太後一族及其朋黨支持,但他已經失了人心,要想持久怕是不容易,何況朝中大臣被他或殺或貶去了小半,誰知道下一個會不會是自己?
所以群臣心裏是偏向四王爺的,隻是礙於太後一族的勢力不敢妄動罷了。
說到底,皇帝和四王爺都是太後的親生兒子,誰輸誰贏似乎對太後一族影響不大,現在就看太後如何表態了?可惜太後卻被軟禁在宮中……
四王爺離開後,京城鍾沉寂良久,表麵看似風平浪靜,實際暗潮洶湧。
而得到消息的皇帝甚為惱怒,持劍殺了幾個宮女太監還不解氣,又提著長劍衝到太後宮中去找太後算賬。
皇帝知道太後手上有能掌控她娘家一族的東西,他把太後從病床上揪下來,甚至把劍架在太後脖子上,逼著她交出東西,太後失望之極,一句話也不願意說,任憑皇帝對自己怒吼打罵。
皇帝無功而返,好在並沒有真的對太後下死手。
可是即便如此,傷心欲絕的太後還是沒熬過幾日就一命嗚呼了!
太後身邊的嬤嬤第一時間把這消息稟報皇帝,皇帝卻隻顧與男寵享樂,完全不予理會,嬤嬤跪了一整天,結果卻被皇帝投入大牢,而太後去世的消息也被徹底封鎖。
即便如此,幾日後,這消息還是傳了出來,引得朝中又是好一番騷動,有朝臣去宮中試探,發現皇帝對此事不聞不問,也沒有處理後事的打算,這不禁再次讓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