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山羊毛和絨的主要理化性能
山羊毛和絨的物理和化學性能,是其品質的基礎,這些理化特性決定著山羊毛和絨的一係列品質和使用價值,以及和其他紡織纖維的區別。
一、山羊毛的主要化學性能
目前已知可以用於紡織的山羊毛有馬海毛(產自安哥拉山羊)、蘇聯毛用山羊生產的司質半細毛和異質半粗毛,以及我國的中衛山羊毛。
1.馬海毛屬於同質半細毛,在可紡織的山羊毛中,足品質最好的一種,其長變大,細度好,成毛股(或稱毛束)結構,具有波浪形卷曲,光澤明亮如絲主要品質指標。
馬海毛的勿理性能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正常馬海毛是光亮的白色,由於含有10-30%的壞境雜質,如沙石、塵土等。以及油脂的影響,使馬海毛的原毛往往呈褐色馬海毛的度受剪毛次數的彩響,年竹一次的,毛長可達30厘米左右,毛長為15厘米以上,兩次螗毛雖然羊毛長度較短但產毛有顯著的提高。
馬海毛的化學性質也和綿羊毛相近似,都是複雜的角蛋白質,由碳、氫、氧、氮、硫等元素構成,其含硫量隨產地和細度而有差異,美國馬海毛的含硫量為2.92%。
2.蘇聯毛用山羊毛蘇聯毛用山羊毛基本上也是同質半細毛,具有安哥拉山羊毛的特點。其與地方山羊的雜種羊,生產可供紡織的異質半粗毛,蘇聯山羊同質毛的長度和細度略次馬海毛,產毛毯也較安哥拉山羊略低。其毛被以體側毛品質最好,細度48-60支,主要是兩型毛,沒有死毛,或死毛甚微,含量在0.5熱以下。頸部羊毛品質與體側近似,股部毛品質較差,往往赴異質的,背毛均為異質毛,質量更差,含有許多有髓毛和死毛,死毛含量高達4.4%,所以進行羊毛分級時,股毛和背毛都列入異質毛,單另包裝。蘇聯毛用山羊的產毛量與羊毛品質之間存在相關性,其與羊毛長度、羊毛密度、卷曲、幹死毛含量的相關係數。
中衛山羊毛我國中衛山羊的被毛,較一般山羊被毛細長、光亮、具有波浪形卷曲、含有大量兩型毛,其品質與馬海毛有許多相近之處。以往國內將這種山羊毛作為普通山羊的粗毛而加以處理近年來在上海、蘭州、銀川、天下等地,用中衛山羊毛與綿羊毛等混紡製造長毛提花毛毯、銀槍呢等,色澤美觀,光彩奪目,獲得了市場好評,因此最近幾年,收購和紡織部門,深入產區簽訂合同,將中衛山羊毛單獨收購,另行包裝,供作紡織原料。
中衛山羊的產毛量以3-4歲最高,5歲以後顯著下降,其與產絨量隨年齡的變化規律不同。
該種山羊毛的長度與馬海毛相同,一般為20-25厘米,最長者達30厘米。羊毛長度隨部位而有差異,股部的羊毛長度大於體側,無論羔羊或成年羊均反映了這一規律。
中衛山羊毛的細度,平均為62.0微米,相當於品質支數36支,其中羔毛細者可達50支。細度隨年齡增長而變粗,不論兩型毛或有髓毛,成年羊這些毛纖維的細度平均值均大於羔羊毛,即羊毛較粗。另外中衛山羊毛的細度也因部位而異,兩型毛和有髓毛均以股部為粗,體側較細。
中衛山羊被毛纖維類型,以往認為是兩種,即由絨毛和有髓毛組成。但是,根據我們和寧夏農學院畜牧係不同年份的測定結果,均證明是由三種類型纖維組成,即無髓毛、兩型毛和有髓毛,而且以兩型毛的含量最大,占總毛量的比例達64.5%,其次是絨毛,占26.1%,有髓毛占9.4%。周歲羔羊的被毛,兩型毛含量更高。
中衛山羊股部羊毛密度大於體側,成年羊每平方厘米皮膚上,體側2219根,股部2768根,羔羊被毛密度的部位差異不顯著。
山羊毛的主要組成物質是角蛋白(角朊)質中的毛角蛋廣1,其分子5很大,而且富含胱氨酸、穀氨酸和精氨酸。毛角蛋白又由角蛋白,角蛋白和蛋白3種結構不同的角15白組成,這3種角蛋白質含量的高低,與毛纖維的工藝性能和毛皮的卷曲形態關係十分密切。根據我們對中衛山羊毛和白絨山羊毛的測定,3種主要氨基酸含量分別占其毛纖維蛋白質總量的26.32%以甲硫氨酸和組氨酸含量最低。山羊毛的兩種主要氨基酸含量低於羊絨,精氨酸含量基本接近;兩個品種山羊毛的含量基本相同,均明顯地低於山羊絨,這也和其含硫量的測定結果相一致。山羊毛的含硫量2.92%,山羊絨為39%,羊絨的含硫量也大於山羊毛的含量。
二、山羊絨的主要物理和化學性能
1.山羊絨的主要物理性能多數品種的山羊絨是由纖細的無髓毛組成,部分品種山羊絨,尚含有一定數量兩型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