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的男生侃侃而談,陳燁坐在最後一排,饒有興趣地聽著。教室裏的氣氛很熱烈,學生們的參與度很高,男生講完後,很多人你一言我一語地提問,發言前壓根沒有人舉手,甚至還有人說到激動處就拍桌子。看得出顧小影是個不怎麼循規矩的老師,不僅不製止台下學生們的爭執,還幹脆一屁股坐到課桌上,眼盯著主講的男生,精神抖擻地提問。大概是因為她的問題太犀利,男生漸漸啞口無言,台下也慢慢安靜下來,到最後隻能聽見兩人間明顯氣勢不均的對答。
隻見顧小影神色嚴肅地問:“第一,你剛才提到對影視劇作品的改編,按照你們的結論,影視同期書就是影視作品播出後根據劇本改寫的書籍,加入劇照之後成為一種影視作品的增值產品,因為源於對劇本的簡單改造,才導致文學性低下,並失去自身的生命力。那麼我想問問,市場上有很多文學作品,比如《亮劍》、《永不瞑目》,都是伴隨影視劇熱播而掀起新一輪銷售高潮,但是它們本身就是被改編的原著,文學性較強,可讀性也強,它們顯然不屬於那種隻能依附影視劇熱播而銷售的書籍。那麼它們是否屬於影視同期書?”
男生張張嘴,躊躇一下:“算——吧。”
“沒有‘吧’,”顧小影毫不留情,“做學問沒有那麼多的臆測,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是!”男生斬釘截鐵。
“那好,”顧小影點點頭,“如果算是,那你剛才的定義就有問題,很顯然你隻考慮了那些對劇本做簡單加工與文學還原的同期書,卻沒有考慮被改編的那部分原著的再包裝。”
男生想了想,也點點頭。
顧小影看著男生繼續說:“第二,你剛才還沒有考慮到另外一種影視同期書類型,便是先有劇本後有文學,且經過了相當程度的再創造的那部分作品,比如郭敬明的《無極》和劉震雲的《手機》。我想看過這兩本書的人都會發現,郭敬明的《無極》顯然已非陳凱歌的《無極》,小說《手機》也比劇本《手機》更加完整,那它算不算影視同期書?如果不算,那麼它的銷售為什麼要搭同名電影的車?如果算,那你的定義就屬於典型的內涵過窄,而這又導致你的調查結果有失偏頗,並直接影響你剛才所提建議的可行性。”
顧小影一反剛才的嘻嘻哈哈,變得無比嚴肅。
男生漸漸沁了一腦門的冷汗……
陳燁在一邊看著,漸漸有些恍惚了。他很清楚地看到顧小影已非三年前那個沒心沒肺、熱血沸騰的女孩子,可是究竟哪裏變了,他又說不出來。
是更冷靜、更嚴謹,還是更嚴肅、更敬業?似乎都不夠準確。
一堂課下來,四組代表上台,有的鬥誌昂揚、信心百倍,也有的緊張哆嗦、表情忐忑。對前者,顧小影抓住漏洞,窮追不舍;對後者,她充分肯定,不斷鼓勵。陳燁在心裏暗笑,一邊想顧小影這教育心理學真是沒白學,一邊忍不住感歎學生們的課題果然都很前沿,其中居然還有一組是在研究上年度本市交響樂團的演出數據,然後大膽設想在省會城市或沿海發達省份的大型城市做主題音樂沙龍和高雅藝術酒吧的可能性。
當然顧小影也不是省油的燈,隻見她壞笑一下,看陳燁一眼,再對主講的學生說:“想拿到第一手的巡演數據嗎?或者想知道國外音樂團體是怎麼運作的嗎?請千萬不要放過坐在最後一排的陳燁老師,他可是個不折不扣的專家。”
看到陳燁受驚的表情和學生們眼裏的驚喜,她還煽風點火,樂滋滋地道:“建議大家都找陳老師簽個名,在他們那個圈子裏,這簽名可能賣不少錢。”
聽到這句話的瞬間,陳燁猛地瞪大眼,直愣愣地看著站在講台上眉飛色舞的顧小影。那一刻他開始冒冷汗,心想自己果然來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