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節 俺們是漁民(1 / 3)

桃園村,位於遼東半島東部的黃海沿岸,全村人口107戶、男女老少總計五百餘人。

和一般的海邊村落不同,桃園村絕大多數人都從事農業種植,全村僅有一條破舊的魚船和一個漁業生產小組,年僅十六歲的莫二娃便是那船上的一員。

公元1982年6月1日,黃海按照國家法律進入休漁期,所有漁船都回港靠岸,莫二娃又要按照生產隊的規定去開會,領取休漁期的新任務,爭取多賺公分養活自己的老娘。

往常,生產隊在這天所召開的都是分工會,參加的人數非常少。但是,今天這生產隊卻是開了一次全體村民都要參加的大會,生產隊辦公用的那三間瓦房和不大的小院已經明顯坐不開這麼多人了,所以生產隊的領導們一合計,幹脆就把大家夥拉到山頭的空地上開會。

老支書語言簡練,把會議的三件大事兒一說,每說一件,下麵的人都會發出“嗷”的一聲尖叫,那樣子就像是天塌下來了一樣。

第一件事兒,桃園村將被列為本省第一批農村改革試點村,公社和生產隊的建製將在今天被完全廢除,桃園村也將成立自己的村委會,以後誰當村官要看老百姓給誰的碗裏投得豆子多,而不是再看階級成分和上級任命了。一周後,省裏會來領導觀摩、指導咱們村的選舉並錄像回去研究改革,說不定還能上電視,所以,你們大家夥這周一定要想好投誰的票,到時候要穿得漂漂亮亮的,別讓看到電視的城裏人瞧不起咱農村人。

第二件事兒,南方實行的“大包幹”、也就是官話裏說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將在本村正式施行。具體的政策一會兒給你們細說,大概的意思,就是從今天開始,各家各戶要種各家的地,至於賺錢多、賺錢少,那全看你們一家人是不是勤快!那幾個懶得都不給孩子洗尿戒子的老娘們兒,和那幾個天天勞動時候偷懶混工分的懶漢子要格外注意,以後你們再想混日子吃大鍋飯,門兒都沒有了!

第三件事兒,省裏知道咱們村的人口特別多、土地特別少,為了能夠促進咱們的改革取得成功,所以上級領導讓“遼南市糧食總廠”和“遼南市鋼鐵廠”跟咱們桃園村結成了對口單位。城裏的廠子要來咱們村招工人,這樣一來,留下來的人少了,咱們那點地也就夠大家夥分了!

遼南市位於遼東半島的突出部,東麵是黃海、西麵是渤海。

雖然這個不大的城市即不是省會也不是直轄市,但是這個城市在很早之前便是日本人海上運輸和南滿鐵路的交彙地,工業基礎雄厚、擁有北方最大的天然良港,全國排名第一的遼南造船廠就在這裏,省會跟它比起來,都隻能算是比較好的鄉下。

對於中國農民來說,能在這樣的城市當上“國營職工”並安家落戶,那可都是老祖宗千百年來的夢想。所以,當老支書把第三條政策一說完,全場馬上就吵鬧了起來,村民們一個個迫不及待,七嘴八舌地舉手報名,場麵霎時變得混亂,老支書也終於是被他們惹火了。

老支書拿起喇叭,沒好氣地罵道:“娘了個腿的!嚷嚷什麼啊!嚷嚷什麼啊!幹啥啥不行,吃啥啥沒夠!見了好機會都他媽的想往城裏奔,你們當人家城裏是養豬場,稀罕你們這幫天天靠著大鍋飯混吃等死的懶人啊?就剛才這勁兒,平時生產隊幹活的時候,俺怎麼就沒看到啊?你們不用爭了!俺可以明告訴你們,這次那兩個廠要選走一百個工人,到底誰去,俺還得研究一下,唯一可以確定要去的人,那就是全村最勤快的莫二娃和春花娘倆!漁業生產小組的孤兒和寡婦們也會優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