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皇朝二百二十年,天佑帝,天授十年,冬!
帝都——大業城!
帝都有八卦,而且八卦來自廟堂,能不令國人興奮?
太和酒樓一樓大堂,一拔又一拔的人往那人層最密集的地方粘去,導致那人頭攢動之地變成了密集厚實的肉牆。
有好事者搬來桌椅板凳站上去往裏看,數九寒冬的,但見裏麵的人說得大汗淋漓口沫橫飛,說到激動處,隻見那人抬起手袖一抹額頭和嘴角又繼續說道:“諸位,你們倒是說說,東方相爺為何要訂下那顧府的千金顧青麥?”
“上她!”
“羞辱她!”
“折磨死她!”
“最後休了她!”
正所謂人言可畏、眾口鑠金、三人成虎。如此一邊倒局勢的猜測,導致那個在二樓雅間聽大堂亂哄哄議論的白衣男子嘴角勾起一抹笑。這一笑,多了些許意味。有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心事向來深藏不露的東方相爺那驚世駭俗的訂親請旨之舉果然成了京城民眾茶餘飯後的話題。
說起東方家和顧家的淵源,追溯起來可至百年前。百年來兩家打打殺殺,素來不是你強我弱就是我強你弱,勢必將對方踩在腳底下,此仇可謂不共戴天。如今顧家的當家顧老爺子顧自強雖然致仕(致仕:退休)在京,但好歹也曾是風雲一時的人物,無人敢小覷。而東方府的當家東方隨雲是當朝的相爺兼任內閣首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朝堂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無人敢擄其虎須。這兩個世代為仇的府邸聯親怎能不引起國人的圍觀和好奇?
“想二十年前金沙江一戰血流成河,顧老爺子砍殺敵營頭顱一百零八名脫穎而出一步步官拜至我朝兵馬大元帥!為了我朝安穩,二十年來顧老爺子忠心耿耿馳騁沙場犧牲了兩個兒子……唉,如今顧老爺子功德圓滿致仕在家,陪在他膝下的僅剩一女顧青麥了。我想著,就算顧家、東方家兩家有仇,但那顧家千金不會如你們所說的那麼慘,東方相爺斷不會如你們所言那般殘忍的對待一朝忠臣之後。”
“此言差矣。要知道當年金沙江一戰,顧老爺子在力斬敵營頭顱的同時也毫不手軟的砍了東方相爺他爹的人頭,難道僅僅是殺紅了眼而誤殺?我若是東方相爺斷不會相信如此幼稚的說辭。殺父之仇不報枉為人子。更何況當年東方相爺尚在娘胎,是苦命的遺腹子。如今白駒過隙轉眼二十載已逝,東方相爺長大成人大權在握,此時若不報仇豈不是枉廢了他母親夜老夫人含辛茹苦輔佐他成就今日成績的種種苦心?”
“我就不明白了。如果顧老爺子真是用心險惡的殺了東方相爺的父親,按照‘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的說法,顧老爺子在當年也可以‘一個不小心’殺掉夜老夫人母子而一了百了,何以放過夜老夫人母子二人?所以我說,顧老爺子二十年前的行為是錯殺、誤殺。”
“無論顧老爺子當年的行為是錯殺、誤殺還是有意為之?也無論顧老爺子當年出於什麼原因留下夜老夫人母子二人的命?我肯定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東方相爺天縱奇材,十四歲以狀元之姿入朝堂,十八歲官拜我朝丞相,二十歲入主內閣,從此之後東方家又一次登上曆史舞台。正所謂‘風水輪流轉,明年到我家’,如今東方家的氣勢又一次壓過了顧家,再怎麼說東方相爺現如今仍舊是我朝大權在握的相爺,而顧老爺子已是昨日黃花。”
“是啊是啊,現在顧老爺子隻怕正在為過往的種種後悔不迭,更後悔不該留下夜老夫人和東方相爺母子的命。所以東方家和顧家的仇恨是不可能大而化小,小而化無的,肯定會越燒越旺。我堅信東方相爺這一回訂親請旨之舉是為了報仇,如此一來一蹴而就一步到位,顧家要徹底一了百了一幹二淨了。從此之後顧家將徹底的淡出朝堂,呃,保不準還要絕跡世間!誒,我聽說……”
如果女婿不是當朝相爺東方隨雲,顧老爺子顧自強最起碼可以招贅一個女婿延續顧家的香火。可如今當朝皇貴妃親下懿旨,著東方相爺臘月十八娶顧家千金過門,鐵板釘釘,萬事已無回圜的餘地,顧家萬不可能再有香火延續下去了,即便顧青麥有出也是東方家的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