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時期的上海糧食定量與食品供應也是很少的,當然與湖北省比還算較好,那時城市是被重點保證的,因為那是外國人能看到的地區。媽媽精打細算把有限的物資件件都用在刀刃上,保證了一家人能基本溫飽,還要在牙縫裏省下一些來帶給我。由於饑餓那時什麼東西都會引起你的食欲,糕點是憑票供應,每人隻有極小的一份。可那時店裏陳列的糕點比一般日子更為誘人,糕點票也就成了稀罕的東西。
二年級的寒假我沒回上海,同學回校時爸媽托帶了許多食品給我。隻身在外收到親人的物品欣喜之情可以想象,我細細整理清點帶來的東西:油煎帶魚,一塊塊都是完整的大塊的肉段,那是媽媽精選出來的上等品。在日常有限的供應中省下這許多又作了如此精選,不容易啊;各式各樣的餅幹,那是幾個月陸續憑票購買後省著自己沒舍得吃而積累下來的;幾包甜米糕,我發現其中有一包是開了封又包起來的。我當時就猜到了一定是弟弟拆開過,為了我他才忍痛割愛重新包起來寄我。我在信中問了這事,果真如此。弟弟自托兒所回家,桌上放著新買的幾包糕,在托兒所半天了正餓著,他放開其中一包準備充饑。媽媽進來見了說這準備給你哥哥寄到武漢去的,媽並未指責,因為這時期孩子見著食品嘴讒是司空見慣,也是可以理解的,媽也沒阻止弟弟。可是我的小弟卻自動將放到嘴邊的那塊糕重又包了起來。……
媽媽在小時常為我們講故事,我很小就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孔融是在富裕的境況下讓大梨給了兄弟,自己還有較小的梨吃。而我的小弟是在食品潰乏、腹中饑餓的情況下讓充饑之食於兄長。都是學齡前的兒童,孰為貴?義自見!若我們中也有位至太守者,此等美談必勝於“孔融讓梨”了。
在我們家裏,親人間都是那麼關心愛護,兄弟的情誼也應歸於是母親的教育。媽媽的教育方法不同於一般,母親一直強調:“管要嚴、愛要藏在心裏。”媽媽對我們從不寵溺,有時嚴格得似乎還不近情理。記得我讀小學時,有年夏天蚊子很多,舅舅店裏的職員用臉盆內塗肥皂水,在門前來回揮動,蚊子就被粘在盆裏,效率很高。我看著很好玩,那職員揮得手酸了就將盆遞給我讓我繼續捕蚊。正好媽媽過來,見我舉著臉盆亂舞,二話沒說就是後腦一巴掌。這下很厲害我被打得暈頭轉向連哭多哭不出來。
媽媽嚴厲的管教,為的是不使我們成為不受歡迎的孩子。而為了我們的健康成長,媽媽的照管也是不同於一般家長。最明顯的,如果突然天雨我們沒帶傘,媽媽會步行數裏為我們送來,惟恐雨淋了生病。其它孩子頭頂手絹狂奔回家,我總是在媽媽的傘下。一次媽為我送傘後先回了,可走反了方向,一直走到了塘橋鎮,往返走了十二裏。所以現在我遇到天氣不太保險的情況,總願意帶傘,寧可白帶也不願冒險。這是為免媽媽多走而養成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