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險塞,這是諸葛亮自己說的,而且是實打實的實話。論中華十三州,沒有哪一州的險要能夠比過益州。當初劉禪僅僅握有一州之地,就能與曹家、孫家短暫抗衡,多是因為如此緣故。
如今劉備握有益州、荊南兩郡之地,經曆一年的打理,雖稍有起色,但劉焉時期留下的詬病至今難以消磨,以至於益州地區山賊橫行,雖派兵剿滅,卻依舊難以化解。
究其根源,還是因為這些山賊割據多年,其勢力非一時可化解;加之匪氣難移,縱然招安些許時候,隻要自己吃不飽,就又會割據山野,以益州的地勢,足以占據山頭,與政府抗衡。
諸葛亮此刻進入益州,無異於羊入虎口。
他有兩個困難,其一,便是如今剛剛離開荊州,遁入益州山野,若是遇見山野匹夫,難免會身入險地。其二,諸葛亮此刻乃是荊州人士,與劉備手下龐統同出一門,若劉備以為自己前來遊說是荀罡的計謀,前路必然艱辛許多。
時孫策駐紮於長沙,時刻準備北伐之事;而諸葛亮不選擇先遊說孫策,究其原因,乃是其長兄諸葛瑾服侍於孫策,遊說起來較為簡單。再者,曹操不日即將南下,聯盟劉備是他最好的選擇,他沒有理由拒絕。
問題就是,如何勸說劉備聯吳抗曹。如今孫策偷襲荊州在先,奪取了劉備大批城池,使得西連荊益兩州的劉備失去了與曹操唯一抗衡的資本!劉備必然震怒,若是因此記恨孫策,聯吳抗曹的計謀必然失敗。
雖然其手下龐統、法正二人是個明大事的主,但以劉備的老辣,此番行程必然艱辛。
諸葛亮正思考著以何等身份前去遊說,忽見大江奔騰,原來已步行到了長江岸口。諸葛亮打算朔江而上,自長江抵達巴郡,然後再行陸路抵達成都,如此的行程最為安全。
前期的行程頗為順利,畢竟荊州長江流域附近還有許多荀罡安排的軍隊,並沒有宵小來劫掠;但到了益州境內,諸葛亮瞬間不安了起來,詢問道:“船公,敢問這益州境內,可有甚危險地方?”
船公聞言,反是嘲笑諸葛亮:“看你這身高八尺,孔武有力的模樣,難不成還怕那劫匪不成?”
“在下初次來到益州,自然得小心謹慎為好!”
船公聞言,也是嚴肅了起來,望著滔滔江水,春流湧動,輕聲道:“這益州賊寇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居於山川的山賊,一個是隱匿江流的****。這****倒還好說,自從甘寧從良分散了錦帆賊後,這益州大江上倒也太平了起來;雖然偶有賊寇,卻不足為憂。唯獨需得注意益州南部的山賊!”
“為何是益州南部?”
船公道:“這益州南部的山賊來頭可不小,為首之人乃是一名叫做孟獲的青年。此人身長八尺,麵相醜惡,勇力過人;本是建寧士族,素與雍闓交好。而後因為劉璋罷免雍闓官職,孟獲失勢,便被劉璋趕到了江陽、犍為一帶。由是孟獲落草為寇,靠著打家劫舍過日子。細細算來,他當山賊的時間還沒有一年啊!”
諸葛亮心想隻在江陽、犍為一帶,那自己隻需自巴郡北上,繞道巴西、廣漢入蜀郡便可。哪知船公反是勸道:“年輕人,莫要將事情想得太容易,這孟獲不知哪裏來的通天本事,竟然收複了益州所有的山賊為他效力,就連劉備都那他沒辦法!屢次詔安都被駁回,眼見孟獲勢力越來越大,即便你想繞道巴西,隻怕也會被他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