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重新坐回了位置上,諸葛亮的淡定讓他感覺到事情並不簡單;首先是來自於這個書生那隱隱約約間的威壓,其次便是他身後的勢力——蜀賊孟獲手握重兵,是劉備的心腹大患,若隨手殺之,必然會兩敗俱傷。
無論劉備的誌向是興複漢室,還是一統江山自立為帝,他現在的主要敵人都是曹操。若是在討伐曹操之前自己損失過大,豈不便宜了他?
更何況,若諸葛亮此番到來是為了表示善意,那他又何樂而不為?
“諸葛先生,方才在下多有失禮,還請閣下上座!”
劉備放鬆了語氣,命人布座於堂下,諸葛亮毫不客氣,端坐於案前,似乎滿意的點了點頭,行禮道:“在下看劉益州欲言又止,似乎顧慮在下身後的孟獲。如今一看,實屬多慮,劉益州氣攬河山,在下欽佩!”
劉備麵色較緩,至少從諸葛亮的言辭中可以聽出,孟獲這次派他前來的意圖是充滿善意的。便命人上茶,詢問道:“諸葛先生以孟獲使者來此,是為何事?”
諸葛亮微微一笑:“實為劉益州存亡而來!”
劉備一愣,而帷幕後的龐統卻是暗暗吃驚,雖然時隔多年,但他依舊記得,自己的這個同窗極善辯術。若他有什麼不軌之舉意欲戕害劉備,說不得連自己都會被他糊弄進去。
但他依舊選擇按兵不動,他倒想看看,這個當年的臥龍,如今還有幾分能力?
“為我存亡而來?”劉備瞬間有了興趣,縱然他知道諸葛亮接下來的言語多半會有許多詭辯,但麵前這個形容甚為帥氣的人卻有一種讓他難以將視線挪開的魅力。
他似乎在告訴自己,如果自己不選擇聽他說完,自己會後悔一輩子。
“先生請講。”
諸葛亮羽扇輕搖,眼神深邃,似乎深藏著星辰大海:“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時諸侯割據,李傕郭汜犯長安之要,迫害天子;時曹操乃兗州小牧,兵微將寡,卻擁舉帝王,服豫州,破青徐;更占據天時,大破袁紹於黎陽,定河北,得天下沃土十之七八,手握百萬兵重,不知益州有何見解?”
劉備聞言暗驚,看來這諸葛亮還是有點能耐的,便回道:“天下十三州,曹操一人便具其九,若正麵碰撞,我與孫策皆非其敵手。更兼夷陵敗後,益州混亂,帶甲不過萬餘,糧秣入不敷出。兼並益州尚且難以顧及,如何與曹操為敵?某有興複漢室之野望,卻無一席之地,敢問先生可有什麼妙計?”
諸葛亮見自己隻言片語,便讓劉備坦誠相待,也不知是劉備疏於心計,還是真的有求於自己。
“益州之難,益州、荊州兩州士族之爭不過皮蘚之癢,孟獲為首的匪亂方才是心腹大患。若劉益州能夠得到孟獲之助,在東結孫策,進可攻取中原,退可固守山川,以待來日。以將軍之明智,必知其中優劣。”
諸葛亮竟然直接說孟獲是劉備的心腹大患,這讓劉備頗感意外;這諸葛亮不是孟獲的人嗎,怎麼會說出如此話來?
不過劉備並沒有計較這些,畢竟諸葛亮所說確實屬實;如果不是益州孟獲之亂,劉備說不定早就整頓兵馬,計劃北伐之事了。
“可我屢屢招安孟獲,孟獲皆是不受,甚至揚言殺我使者,如今派先生前來,可是變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