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初,我們把你教得不算好。你有很多優點,漂亮,機靈,心善;可你也有很多缺點,浮躁,任性,固執。牙齒和舌頭還有打架的時候,你們之間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如果出現了問題,你要知道,你的娘家人都還在這裏——但是想深一層,雷再暉他除了你,可是沒有什麼親人了。知道嗎?”
鍾有初眼眶紅透:“……爸爸。我知道了。”
“我暫時能想到的隻有這些。”鍾汝意道,“對了。你們要是喜歡這裏,就住在這裏也很好。”
鍾有初手中的褐雀開始試著撲扇翅膀,掀起一陣微風。
“爸,你為什麼要做媽媽的人型展板?還有這張地圖——”
鍾汝意平靜道:“有初。爸爸想和媽媽一起出去走走。”
鍾汝意喪妻之初也有許多人來做媒。
哪怕亡妻再美豔賢惠,也沒有人相信鰥夫能守得住。況且鍾汝意樣貌英挺,家境小康,竟也有黃花閨女願意來做續弦的。
他統統回絕,可那些人愈發熱衷起來。
為了排遣心中寂苦,可又無法與周圍的人深談,鍾汝意開始接觸網絡。
一開始他隻想在虛擬世界中找到知音,後來發現根本沒有人會同情他的遭遇。
甚至有人逼問他——邊疆尚未安定,世界尚未和平,你身為成年男性竟然有空感春悲秋?不如為社會做些貢獻。
鍾汝意不免大受打擊。
他失業前在礦上做納稅會計,於是開始在網絡上指導別人計算稅費,換取別人對他的一聲感謝,令他不致覺得自己沒用。
但在網上呆的時間越久,他越覺得自己的價值觀和那些小年輕實在大不同,真正能夠理解他的人不多。
越是這樣,他越是執著地去認識更多的新朋友。
這些年鍾汝意上過當,吃過虧,大浪淘沙,去蕪存菁,還是認識了不少的鐵杆網友,遍布全國各地。他們偶爾也會給鍾汝意講講當地風土人情,並表示如果他經過,一定要來作客。
久而久之,鍾汝意便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出去旅遊吧。
當這個想法冒出頭的時候,這個一輩子沒有離開過雲澤的老實人也嚇了一跳。
其實鍾汝意根本不愛旅遊,甚至不愛運動,最大的運動就是養養花,把花從東頭挪到西頭就已經是最大的運動量。
葉月賓生前一直為了這個家忙忙碌碌,說是最遠和女兒去過一次邁阿密,可根本聽不懂英語,回來當做笑話告訴丈夫:“以後等有初安定下來,我們兩個老家夥就可以退休了。遊遊祖國的名山大川,挺好。外國沒有去頭。”
於是鍾汝意便開始和每一個網友聯係,告訴他們自己的想法——他想帶著亡妻的人型立板,用雙足來丈量神州大地。
但他實在沒有出過遠門。不知道這些朋友可否在當地略加幫助?
鍾汝意的網友對於他的印象除了老實本分實在貧乏得很。他們這是第一次知道這位勤勤懇懇的網絡會計師,原來失去了妻子十年。
在這個浮誇的世界裏,竟還有人保留著“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的蕩氣回腸。
你看,這就是一開始個人形象豎立得好。他的網絡朋友沒有一個罵他窩囊,反而爭先恐後地對他伸出了雙手。甚至還古道熱腸地幫助他聯絡了自己的朋友,保證能一個個地接力下去,幫助鍾汝意完成自己的夢想。
眾人抬柴火焰高。鍾汝意的路線安排的十分縝密。從天山到金門,從哈爾濱到大理,彩釘下的小紙片,密密麻麻寫著每一位願意接應他的朋友的網名,真名,地址,聯係方式。
他已經做好萬全準備,就要啟程。
“有初,你媽媽嫁給我是委屈了啊。爸爸這裏疼啊。”鍾汝意按著心口,“這裏疼啊。出去走走,也許不會那麼難受了。”
他當年也是一等一的美男子,和葉月賓是神仙眷侶一般生活。可是到了今天,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徒留滿心的愧疚與痛苦。
“你覺得有些事情說出來會毀了母親的名節,所以你選擇沉默。”鍾汝意道,“可是我從來看不到你的付出。這些年,委屈你了,女兒。”
她隻要這句話,這句話便可以抵消過去十年的痛苦掙紮。
看著鍾汝意把地圖摘下,小心翼翼地卷起,放進畫筒,又從床下拖出一個登山包——鍾有初才知道原來父親今天就要走!
麵對這突兀的分別,鍾有初突然慌了,使勁拉住父親的胳膊:“爸爸,我陪你。我們全家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