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年,北京。
如果他不那麼任性,如果她能再堅持一點,那麼,結局會不會不一樣,可是,愛情裏沒有如果,一旦錯過,再回頭,可能已經過了幾個世紀……
冬天的北京真冷,陌小花一點也不喜歡這裏,她是那種懼冷懼到骨子裏的人。為什麼選擇這裏上大學,其實她也不知道,憑著學感覺來到這陌生的城市,一個人過著一個人的生活,簡單到枯燥,卻樂此不疲。
三年的大學生活像一張白紙,沒有人可以描繪到她的生活,學校追她的人很多,每次隻要有人向她表白,她總是在對方羞澀的紅暈裏,緩緩的撩起烏黑的劉海,讓那條蜈蚣似的傷疤暴露在陽光下,在對方震驚時轉身離開,她以這樣變態的方式拒接著所有試圖靠近她的人。
成績好又怎樣,漂亮又怎樣,也隻會在烈日下扮清高。關於她的流言也隻停留在戴著天使麵具的魔鬼上。
學校要新成立一個文學社,本來沒多大點事,卻在陌小花回到租的房子打開電腦後,收到了校方的第三封郵件.
這有點奇怪,論才華,她們這樣的百年名校也不缺,可是卻偏偏一而再、再而三的邀請她,難道隻因為她是漢語言文學類的尖子生,荒謬。
還有三天就要交稿了,陌小花沒有理會那封郵件繼續寫作,稿子不能按時交獎金就拿不到,她現在很需要那筆錢的。畢竟以前這樣的邀請也不是沒有,最後都不了了之了。陌小花突然又想起了蘇染,如果他在,他一定會讓自己參與的。
地球不會因為少了誰而停止轉動,文學社也不會因為陌小花的拒絕參與而取消。
《憶,流年》文學社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正式成立,跟以往大大小小的文學社不同,這一次聽說是由讚助商提供的資金,是一個對外開放的文學社,彙納所有社區精華文章於一體的《憶,流年》倍受文友們爭議。
一時間“憶,流年”便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娛樂頭條,最直接的原因是:“憶,流年”沒有成員公布發出來,似乎隻餘一副空皮囊。
一晃一個多月過去了,當大家都以為學校跟大家開了一個玩笑時,陌小花收到了校方的第四封郵件,這次是不留餘地的直接授命為社長,不容拒接的文字字字敲在陌小花腦中。
郵件很長,有社員的全部資料加照片,一共是8個人,很可笑是是她竟然社長,卻是最後一個知道她是社長的人,更讓她震驚的是,這完全不像一個剛成立的文學社,它的平台很成熟,從初步成立到向外售書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所有的計劃都擬定得整齊劃一,她從始至終都沒有參與進來。
陌小花隻感覺腦袋暈暈的,像很久都不曾做夢的感覺。
那天晚上她早早的關了電腦睡覺,卻失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