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哪位客人包下了‘望江閣’?”薑林不禁問道。
“南宮大少!”堂倌看著薑林的臉色,小心翼翼的說道。
“南宮大少?!”薑林輕輕的念道,然後目視了一下花之弦,花之弦微微的衝他搖了了搖頭,薑林看了看望江閣,並沒有多做猶豫,即刻吩咐堂倌道:“開旁邊的‘溫玉閣’吧。”
一行三人隨著堂倌徐步上了三樓,包裹在眾人羨慕的目光中。
玉兒心中升起疑問,南宮大少究竟是何許人也?能讓堂堂的丞相之子、翰林大學士都如此敬畏三分?
花之弦看出玉兒的疑惑,示意她不要出聲,路過望江閣的時候,玉兒翹著小嘴,不甘心的朝裏麵的張望,閣門並未緊閉,透過一絲縫隙,玉兒隱隱的能看到一個清瘦的身影。也許是腳步身驚動了那人的隨從,閣門輕響一聲,嚴嚴實實的閉上了。
盡管門閉上了,但是那個清瘦的身影,卻莫名的有些牽動玉兒的心。
“溫玉閣”的布置,一如她的名字,細膩,典雅,讓人覺得很溫馨,裝飾並不繁複,卻很脫俗,但是稍稍打量一下牆上的字畫、掛飾,就知道裏麵不乏價值連城的物件。一進去是一個小型的茶廳,往裏走,連著一個大的花廳,很是空曠,看來是準備讓客人在這兒欣賞摘月樓裏歌姬的彈唱,再往裏,又是一個奢華的小間,看起來正好供三兩人私下閑談。
即使這樣一個溫玉閣,也能舉辦一個大型的聚會了,小廳往裏,便是一個露台了,亦能憑欄望江,雖不如望江閣能窺見清江的全貌,但是景致也是不錯的了。
玉兒興致大好,款步走上露台,才發現摘月樓這三個廂房的望台是相通的,隻是用柵欄隔著整個大露台就是一個半圓的新月,自然處於中間的望江閣能夠看到最好的景致。
此時的江麵波瀾不驚,星星點點的白帆,漂浮在水麵,點綴著碧玉般的江水,“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說的就是這樣的景色了吧?時而有些鳥兒在江麵掠過,煞是好看呢。
花之弦和薑林在小廳中敘茶,一盞羊脂白玉瓶裝的新茶被人先捧了上來,花之弦聞了聞,輕歎道:“好茶!”然後朝玉兒喚了一聲:“玉兒,你也過來品一杯吧!”
薑林笑了笑,“此茶名叫‘女兒香’,采集的時候,全部是十來歲的少女,每天噙著朝露,采下第一芽新葉,裹在懷裏,用體溫讓茶葉慢慢蒸發掉部分水分,炒製的時候,爐子裏的柴火用的是三十年的老茶樹的枝葉,所以,才能有此幽香呢!”
玉兒正巧聽到“少女裹茶”這裏,小臉一紅,嗔道:“不就是一壺茶麼?這樣的折騰人,你們也喝的下去,我是不喝的。”
花之弦和薑林看到玉兒嬌俏的模樣,忍不住一齊笑了,玉兒更是羞,一跺腳,轉身,又回去看她的江景去了。
正在沉默間,堂倌舉著菜譜請兩位貴客點菜。
花之弦點了兩道玉兒愛吃的小吃,“水晶豆腐”和“碧玉餃子”,這兩道菜,做起來可不簡單,那水晶豆腐,名曰豆腐,實則是蟹肉做的,要做成豆腐那樣晶瑩剔透,入口即化,還要保持蟹肉的美味,不過這樣一道菜,就值二十兩銀子,縱然是花之弦,也微微有點兒心疼,但看那薑林滿不在乎,又點了幾道,在花之弦的極力勸住下,這才罷了。
花之弦心裏粗粗一算,就這頓飯,恐怕要夠上雲蘿一戶中等家庭一年的開銷了,這位薑公子,還真是闊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