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情節聚焦-信譽不能刷(2 / 2)

“銘記”給李偉發了個大笑的表情,隨即發過來一段語音:“哈哈,讓你這樣刷單,隻不過是為了履行我的諾言,開店要講信譽,你是我網店請的第一個刷信譽的,但你應該清楚:我網店的信譽不是刷出來的,靠的是誠信經營、物美價廉;做人更要講信譽,隻不過做人的信譽是刷不出來的,靠的是許下一個諾言,就必須言而有信!”說完,對方就沒有消息了。

這下,李偉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聽聲音,對方是個男的。沒過多久,李偉的手機又收到了短信,“銘記”又給他打來3600塊錢。李偉更納悶了,原來每次刷單,“銘記”都給他打1000塊,這次的金額怎麼變了?

琢磨了好一會兒,李偉突然一拍腦袋,打開銀行卡賬單,仔細算了一番,原來的刷單收入,加上這3600塊,正好是1萬!

李偉趕緊撥通了父親的電話,問父親最近是不是有人給他送過1萬塊錢。父親說是有這麼一回事,不過自己根本沒收,因為他從小就許下一個誓言——不貪別人一點便宜,這是他做人的信譽!

至於那個要送他1萬塊錢的人,李偉也認識:10年前,李偉的父親曾經資助過一個小男孩1000塊錢。兩個月前,這個長大成人的男孩找到他,說自己能掙錢了,要還給他1萬塊。李偉的父親堅決不收,因為當初捐款時,自己就沒打算收回來,現在收下這1萬塊,就等於沒了信譽。可對方非常執著,說當年的資助之恩一直銘記在心,並且當初就曾許下諾言,等將來有了出息,一定會用10倍的錢來感謝恩人,如果做不到,自己也就成了沒有信譽的人。兩個人爭執了半天,最終李偉的父親還是沒有收下這1萬塊。

“那……那他知不知道我的情況?”李偉問道。

父親思忖了一下,說:“應該知道吧,我們倆聊天的時候,我提到你在北京過得不怎麼樣,他說他也許能給你指條路,於是我就把你的聯係方式告訴他了……”

李偉突然明白了,怪不得對方的網名叫“銘記”呢,原來是銘記別人的滴水之恩,將來湧泉相報的意思啊!鬧了半天,“銘記”是通過讓自己刷單的方式,實現他的諾言啊!

幾天後,李偉回到了家鄉,開了一家小小的網店,在網店最上方的位置,他寫了這樣一段話:小時候,媽媽就去世了,爸爸風裏來雨裏去,養育我長大。從那時起,我就許下諾言,要陪爸爸安度晚年。今天我回來,是因為我想明白了,不光開店要講信譽,做人更要講信譽。

一年後,李偉的網店信譽度達到了鑽石級,要說明的是,這信譽度,可不是刷來的。而“銘記”給李偉的那1萬塊刷單費,則被李偉的父親捐了出去,成立了一個“信譽基金”,用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