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萬瀾喘著粗氣,依靠在高塔內的塔壁上,從虛寰界內取出一粒凝血丹吞下,身上流血的地方以肉眼可見地速度很快就結痂了。聶萬瀾元力一蕩,血痂紛紛脫落,露出了淡紅色的嫩肉。凝血丹內多餘的元力被聶萬瀾運轉了幾遍無名功法後吸收煉化,丹田中的黑色圓珠又變大了一些,顏色也更亮了。
凝血丹是一粒元丹,有凝血固元之效。聶萬瀾被識靈們吸過血,身體有些虛弱,吞服一粒凝血丹可以消除虛弱感。雖然元丹是給始初境修者服用的,但以聶萬瀾的身體強度,吞服此丹還不至於元力塞體爆裂而死。
聶萬瀾又盤坐調息了一會,等到魂體與身體的隔閡感消失後,起身沿著高塔內的台階走去。
這座高塔上小下大,塔頂呈錐形,塔底呈正圓,直徑據聶萬瀾目測得有百米。塔內中心上下通透,光從塔頂的縫隙裏漏了進來,在塔底正中映出了一個圓形光斑。在光斑的照耀下,隱約看到有一個祭台一樣的東西,但卻看不真切。
塔內的台階修砌成螺旋狀,從塔頂一直延伸到塔底。聶萬瀾進來後所在的位置是塔頂,這意味著他要一直走到塔底。
信物沙漏依然閃著藍光,而且比在塔外更亮了。聶萬瀾走在台階上,沿途看到塔壁上刻著各種各樣的符文。
這些符文有大有小,刻畫的有深有淺。一些符文聶萬瀾在《符之章》中見到過,然而大部分卻沒有。“這真是一個神秘的世界。”聶萬瀾感歎到。雖然被識靈襲擊,但是識靈死後留下的識珠卻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
聶萬瀾雖然想要停下將這些符文都記下,但是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到塔底尋找有關這個未知世界的信息,有可能的話也許會找出一個離開此地的方法。
聶萬瀾步子很快,這座塔高也不過百米,聶萬瀾很快就到了塔底。聶萬瀾剛一邁步子踩到塔底的地磚上,整個地麵一下就亮了,清音陣陣,一個個複雜到極致的符文從地麵上飄到了離地三尺的空中。
符文隨機組合,形成了一個鍋狀護罩,聶萬瀾踩到的地方凹了下去,但突然又鼓成一個大包,將聶萬瀾彈了出去。身體重重地砸在塔壁上,接著順著塔壁滑到了台階上。聶萬瀾忍不住突出一口鮮血,五髒六腑如翻江倒海一般難受。
符文沒有隱去,依然懸在空中,緩緩的旋轉著,符文的顏色各種都有,色彩斑斕,照亮了塔底。如果不考慮符文的反彈,倒也是絢爛的美景。
聶萬瀾看向符文中心的祭台,無論從哪個方向進入,祭台都有符文保護。為今之計,唯有破除符文的阻攔了。
聶萬瀾擦了擦嘴角的鮮血,聚精會神地盯著符文看,試圖從中看出破除的方法。
“看來隻能回到起點了。”這是聶萬瀾此時心中的想法。剛剛看了半天,聶萬瀾仍沒有什麼頭緒。不過,也不是沒有收獲,至少聶萬瀾讀懂了符文是由塔壁上的符文組成的。
說走就走,聶萬瀾幾步爬到了塔頂。從虛寰界中取出《符之章》,翻開《符之章》,與塔壁上的符文一一比對、學習。
《符之章》是一本符道百科全書,這裏邊收納了數以百萬計的符文。除此以外,《符之章》極重基礎,《符之章》前半部分都在闡述符道基礎,從基礎理論的解釋到基礎符文的刻畫、組合,應有盡有。《符之章》後半部分則是對基礎符文的應用,其中收錄了著書者所在時代的絕大部分符文。
當然,隨著時代的變化,一些符文的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但是那些已經試驗過無數遍的符文即使是在當今也依然適用。塔壁上的大部分符文《符之章》上都沒有,且塔壁上的符文從刻畫痕跡來看早於《符之章》中的符文。
《符之章》來自遺跡中,而遺跡是由時空之主剛成歸一境時建造的;時空之主五十萬年前成就歸一境,也就是說《符之章》五十萬年前就已經有了,甚至更早。塔壁上的符文既然比《符之章》還早,由此可以斷定塔壁上的符文應該是古代符文,非常古老的古代符文。
聶萬瀾並未想到這些,此時他拿著一把符刀和一張符紙,認真地刻著《符之章》中的基礎符文。符刀和符紙都來自於符殿,符殿中的白色氣體使符刀和符紙曆經五十萬年而不壞。
符文由一根根線條組成,這些線條有粗有細,有直的也有彎的,這就需要製符師有著很深的功力,把握好力道,才能製成符。符按照威力劃分為凡符、元符、法符、神符,其中凡符對應盤元境,聶萬瀾現在刻畫的就是構成凡符的基礎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