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攝政王理清江南政務,肅清地方官員,一行人準備拾掇拾掇回京時,京都已落下了第一場鵝毛大雪,遍地銀裝素裹。江南,正值深秋,楓葉肆意飛揚地渲染了一個秋季,此刻也不過一枚殘葉,凋零在塵泥中。
謝儇此番跟著姐夫南下遊玩,幾乎在姐姐和母親那兒磨破了嘴皮子,後來幹脆進宮求了求榮太妃,太妃素來喜愛於她,大方地準了。順便,為了好有照應,三哥也跟著一塊來了,美名其曰,遊曆下,博聞強識。
可惜,中途路遇寧國公之弟,即因母喪丁憂的鄭攸寧鄭大儒,周朝連中三元第一人,學問極好。三哥陪著他一塊去,自然趕不回來。攝政王聽她此般敘述,倒是沒什麼,隻管讓她好生在這處玩著,三哥那邊自會去打點。
想起他,饒是以謝儇的大方開朗也不由得羞澀了起來。
算算日子,三哥快回來了,必會帶著他的信歸來。謝儇坐在明亮跳動的燭火前,麵龐燦若桃花,竟格外明媚動人。
那日雨,她與丫鬟們踏青遊玩,原先些毛毛細雨,她並未當回事。何況,她有些拳腳功夫在身,玉華寺周圍想必沒有什麼強盜賊人,便也撇下三哥自由自在地出去玩了。
不承想,雨下得愈猛愈烈,山泥滑溜,一個丫鬟崴了腳,視線也看不清楚,謝儇當機立斷地尋了處偏僻的地兒避雨,盼著雨快些停,否則可得餓肚子了。
後來,一少年誤打誤撞地瞧見她們,上前行了禮。謝儇打量了他一番,見衣冠整齊,配飾素雅,眉眼生得極俊,隻靜靜站在那兒,整個人就是書裏形容的翩翩少年郎,芝蘭玉樹,宛如一顆上好的明珠,熠熠生輝,也瞬間照亮了謝儇的眼睛。
此人,便是林其琛。
林其琛見她們衣飾,便知非富即貴。本著不管閑事的原則,略施薄禮後,竟想一走了之。氣得謝儇當即撕下了淑女麵具,不客氣道:“喂,你就這樣走了,一點風度都沒有。”
“在下隻記得先生過,非禮勿視,非禮勿言。我並不認識姑娘,不想唐突了。”林其琛生了一張好臉,奈何於情愛方麵還未開竅。
謝儇何曾被人這樣待過,立馬換了嘴臉,刁蠻道:“可我這樣流落荒山野外,若是有什麼豺狼野豹,萬一香消玉殞,你就不愧疚嗎?”
林其琛被逗得哭笑不得,一一解釋:“這處山林,雖樹木茂盛,但行人匆匆,哪來的猛獸。何況看姑娘的打扮,也是玉華寺的香客,出門必有仆從相護,色尚早,略等一等,哪怕雨未停,也會有人接應。”
他還眼尖地瞄見了那條銀光閃閃的鞭子,更加安心,抬腳便走。
風聲猛地一緊,伴著幾滴雨水,林其琛身手敏捷地捉住了那條迅猛而來的皮鞭。他終究不過十四,少年心性,最是多變。
他好言相勸,竟碰到這樣不講理的姐。
還沒等他出口訓斥,謝儇見他這副樣子,便撲哧地笑開了。
笑靨如花。
宛若春日點點迎春,明亮又好看,巧玲瓏,隨便往琉璃瓶子裏插上一束,整個屋子就亮得使人愉悅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