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 商討(1 / 2)

少年皇帝初次親政,難免克勤克勉。短短的午歇過後,連承光宮都沒來得及去瞅一眼,便匆匆地回到了處理政事的皇極殿,召見等著奏對、回稟的朝中大臣。

皇極殿外花鳥繁盛,林木環繞,時而還有黃鸝駐足在窗欞上,出幾聲清脆婉轉的啼聲。皇帝送走兵部幾位探討兵馬聯動的臣子,肩窩處已然微酸。

眼尖的太監召來擅長捏拿的宮女,輕柔地為皇帝解乏。

“今日,林僉事可進宮當值?”

“有的,奴才去承光宮傳旨那會,還碰上了巡檢調班的林大人。”太監恭聲答道。

皇帝闔著眼道:“叫他換班時過來趟。”

“是。”

等林其琛不緊不慢地交換完班,又填了兩個窩窩頭充饑,皇極殿已沐浴在一片金色餘暉中,晚霞絢爛,琉璃變幻,飛簷碧瓦,映出無數蒼鬱濃厚,皇城的夕陽很久沒有如此美了。

偏巧皇極殿正在傳晚膳,林其琛等於廊下,鼻間浮動著膳食的誘人香氣,認命般地在心底叫苦不迭。

所以,當皇帝傳旨,召他覲見並賜飯時,林其琛居然沒有感到很榮幸。

皇家菜色豐盛,量少而精,每一樣都格外講究,林其琛吃得規矩,坐得端正,眼觀鼻,鼻觀心,真不如街邊的餛飩鋪子吃得痛快。

等一頓塞了牙縫的禦膳過去,皇帝帶上他和一隊騰龍衛,美名其曰去禦花園消食散心去了。

剛巧騰龍衛不少熟識的弟兄都當值,其中也有渭郡王。

“其琛,晚膳用得如何?”皇帝笑著開口。

林其琛答得中規中矩,格外標準:“禦膳自然美味精巧,讓臣大開眼界。”

渭郡王在一旁補充道:“的確,臣也有幸享用過,實在令人回味無窮。”

皇帝看著倆人‘眉來眼去‘的勾結樣,自嘲地輕笑:“朕都吃了這麼些年了,禦膳好壞也實在不好評價。隻可恨你們這些有口福的人,在這邊陰陽怪氣地做給誰看。”

“自然做給旁人看了,陛下睿智聰慧,從來一聽就透。”渭郡王笑眯眯地哄著十五歲的少年。言語中不乏揶揄之味。

皇帝輕輕一哼。

渭郡王勸慰道:“陛下年紀尚輕,不必過於老成。底下人瞅著您這般,對您要求隻會越來越嚴格。”尤其那些曾任太子三師、或者極為耿直端方的老臣。

“你是不知道,那些年長的臣子開口閉口就是……”少年皇帝甩了甩衣袖,眉宇間不自覺得顯露出些不耐煩。

林其琛端詳了皇帝的氣色片刻。才道:“臣看著陛下,近來精神上佳,中氣十足。可是新開的那劑藥效用不錯?”

確切來,是自打林其琛從宮外尋了解蠱的民間大夫來,陛下吃著他們開的方子,身體比起原先的弱不禁風,可謂強了許多倍。雖民間不乏隱士高手,但見效如此神,林其琛反而心下生疑,陛下的病是積年累月的蠱毒積累導致。按理,解蠱的過程也肯定漫長拖遝,不會在短短數月間……判若兩人。

皇帝唇角有了些笑意,點了點頭。不過他少時養於太後膝下,察言觀色的功夫上佳,看林其琛若有所思,便斂起了一臉喜色。

“怎麼了?”

林其琛便如實回稟,問道:“不知陛下的飲食起居,如今都…?”

皇帝擺手道:“倘若連身邊的安全都無法保證,怕是這位子很快要易主了。朕不但有一個做攝政王的兄長。還有一個病弱卻有嫡子的兄長,太後怕是看上梁王兄了。”好掌控且有嫡子嗣,太後完全可以舍棄梁王,選擇還在繈褓裏的梁王世子。